吉安奇·巴拉布之子印度工商会联合会执行董事阿都尔·达拉果地
南亚网视加德满都1月24日讯 据环球时报报道,印媒:吉安奇·巴拉布上月在北京去世,他希望印度和中国成为朋友。
吉安奇·巴拉布上月在北京去世,享年94岁,他是坚持追求印中和平共处的人士之一。这是他自上世纪50年代首次访华以来一直追求的梦想。
印度工商会联合会执行董事阿都尔·达拉果地回忆了他父亲的开拓之旅及其对印中关系的贡献,如下:
年轻时,我父亲与时任总理尼赫鲁的秘书潘迪特·拉尔关系密切。在他推荐下,父亲上世纪50年代前往中国。他精通印度教教义和梵文,这帮助他成为记者并在后来成为作家和中国作品的翻译家。他恪守成为印中桥梁的承诺,毕生都在努力让印度人了解中国,并以同样方式尝试让中国人了解印度。他的作品在中国受到好评。被他翻译为印地语的中文名著包括毛泽东的著作和鲁迅选集,另一本著名译作是《西游记》。他希望印度人不仅了解中国政治,还了解中国文化。父亲认为用印地语翻译中国作品很重要,这样中国作品才能触及更广泛的印度读者。他还帮助中国译者将《罗摩衍那》和《摩诃婆罗多》(二者并称印度古代两大史诗——编者注)译成中文。父亲退休后开展更多翻译工作。
对父亲来说,1962年战争是一段艰难时期。后来回忆时他常说,“你必须明白,那并非印中关系的唯一遗产。这是个漫长过程,1962年战争只是其中一个章节。”父亲还曾长期担任印中友好协会秘书长,并以不同身份努力促进两国友谊。柯棣华医生是父亲崇拜的人,柯棣华医生出生于印度,抗日战争时奔赴中国提供医疗援助。
即使在印中关系紧张的时期,父亲也希望有关问题将得到解决。我父亲常说,印中边界很漫长,从而引发这里那里的冲突点,最好的解决问题方式是相互让步。他的一生都在向人们传递一个信息,那就是无论边境发生什么,印中之间都仍在发生积极的事,有人正在两国之间谋求和平。
对我们来说,与中国互动并实行对华友好政策很重要。我们无法忽视与中国的关系,因为印中永远是邻居。印中共拥有超过28亿人,两国的中产阶层总规模位居世界第一。与中国建立更好关系的理由有很多,这也是我父亲留下的遗产。(完)(编辑:刘美玉 审核:罗蒙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