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南亚网视(尼泊尔)
特别报道:书写中尼友谊华章 中尼建交65年精彩回眸
发布时间:2020-08-04 08:43




书写中尼友谊华章 中尼建交65年精彩回眸


南亚商报记者 贺雅妮


茫茫宇宙,时间飞速,斗转星移,光阴荏苒。巍峨喜马拉雅山,铭刻着千年的中尼友谊和历史。

今天是2020年8月1日,是中尼建交65周年纪念日,在这个具有特殊历史意义的日子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尼泊尔总统班达里互致贺电 ;同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同尼泊尔总理奥利也互致贺电;热烈庆祝两国建交65周年。

640.webp (14).jpg



让我们将历史的镜头拉近、再拉近、近距离聚焦65年中尼建交以来的精彩历程、回眸两国发生的巨大变化以及友好交往的精彩故事!


中尼髙层互访 搭建了牢固的友谊之桥


中尼之间有上千年友好交往史。晋代高僧法显、唐代高僧玄奘到过佛祖释迦牟尼诞生地蓝毗尼(位于尼泊尔南部)。唐朝时,尼尺尊公主与吐蕃赞普松赞干布联姻。元朝时,尼著名工艺家阿尼哥曾来华监造北京白塔寺。

1955年8月1日中国与尼泊尔建交以来,中尼传统友谊和友好合作不断发展。两国高层往来密切。尼国王、首相多次访华。周恩来总理曾两次访尼泊尔,邓小平副总理也曾访尼。      

640.webp.jpg



  1996年底,江泽民主席对尼进行国事访问,两国建立面向21世纪的世代友好的睦邻伙伴关系。

2008年8月,尼新任总理普拉昌达来华出席北京奥运会闭幕式。12月,杨洁篪外长访尼。

2009年4月,尼外长亚达夫正式访华。9月,尼外长柯伊拉腊访华。12月,尼总理尼帕尔访华,双方发表《联合声明》,决定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建立和发展世代友好的全面合作伙伴关系。

2010年9月,尼副总理兼外长苏加塔来华出席上海世博会尼泊尔馆日。10月,尼总统亚达夫来华出席上海世博会闭幕式,尼副总统贾阿来华出席第11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

2011年3月,中央军委委员、解放军总参谋长陈炳德访尼。11月,尼副总理兼外交部长施雷斯塔访华。12月,尼副总理兼内政部长加查达尔访华。

2012年1月,温家宝总理访问尼泊尔。双方发表《中尼联合声明》,宣布2012年为“中尼友好交流年”。4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妇联主席陈至立访尼。9月,尼副总理兼外长施雷斯塔来华出席“尼泊尔文化节”活动。

2013年6月,尼副总统贾阿来华出席首届中国—南亚博览会开幕式;杨洁篪国务委员访问尼泊尔。

2014年6月,尼总理柯伊拉腊来华出席第二届中国-南亚博览会。9月,尼副总统贾阿来华出席首届西藏旅游文化国际博览会。王毅外长出席联合国大会期间会见尼外长潘迪。10月,尼副总理兼内政部长高塔姆访华。12月,王毅外长访问尼泊尔。

640.webp (1).jpg



2015年3月,尼外长潘迪访华。尼总统亚达夫来华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6月,王毅外长赴尼参加尼泊尔灾后重建国际会议,宣布中方援尼灾后重建一揽子方案。9月,尼副总统贾阿来华出席第6届欧亚经济论坛。12月,尼副总理兼外长塔帕访华。

2016年3月,尼总理奥利正式访华并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16年年会。6月,尼副总统普恩来华出席第四届中国-南亚博览会。8月,尼副总理兼财长马哈拉作为总理特使访华。9月,尼副总理兼财长马哈拉来华出席第三届西藏旅游文化国际博览会。尼议长昂萨莉来华出席首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10月,习近平主席出席在印度果阿举行的金砖国家领导人同环孟加拉湾多领域技术经济合作倡议(BIMSTEC)成员国领导人对话会期间,同尼总理普拉昌达举行双边会晤。

2017年3月,尼总理普拉昌达来华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17年年会。5月,尼副总理兼财长马哈拉来华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高级别会议。7月,尼副总统普恩来华出席第23届中国兰州投资贸易洽谈会。8月,汪洋副总理访问尼泊尔。9月,尼副总理兼外长马哈拉访华。尼议长昂萨莉来华出席2017欧亚经济论坛。

2018年4月,尼外长贾瓦利正式访华。6月,尼总理奥利正式访华。9月,尼联邦议会众议院议长马哈拉来华出席第四届西藏旅游文化国际博览会。尼副总统普恩来华出席第17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10月,尼泊尔副总理兼国防部长博客瑞尔来华出席第八届香山论坛并访华。

2019年10月1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加德满都会见尼泊尔总统班达里。两国元首共同宣布,双方将本着同舟共济、合作共赢精神,建立中尼面向发展与繁荣的世代友好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

中尼建交以来,始终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支持,成为不同大小国家和睦相处的典范。习近平主席此访是中国国家主席时隔23年再次访问尼泊尔。

中尼双方共同发表了联合声明,签署了20份合作文件。访问取得圆满成功,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成果:

一是两国关系定位迈上新高度。双方共同宣布,将本着同舟共济、合作共赢精神,建立中尼面向发展与繁荣的世代友好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这一新定位不仅为两国关系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也赋予中尼关系更重要的地区影响。

640.webp (2).jpg



二是互联互通建设取得新进展。双方商定将中尼共建“一带一路”同尼泊尔打造“陆联国”的国策对接,通过口岸、道路、铁路、航空、通信等方面联通工程,加快构建跨喜马拉雅立体互联互通网络。双方还宣布启动中尼跨境铁路可行性研究,朝着“天堑变通途”的梦想迈进了一大步。

三是睦邻友好合作收获新硕果。双方同意构建全方位合作格局,重点加强贸易投资、灾后重建、能源、旅游四大领域合作。双方还同意扩大教育、青年、地方等领域交流合作,增进民心相通。珠穆朗玛峰是中尼友谊的象征,两国将围绕珠峰开展应对气候变化、生态旅游等合作,打造双方合作新亮点。共同推动中尼友好合作迈上新台阶,揭开中尼关系新篇章。


援建项目稳步推进 双边贸易逐年增长


中国针对尼泊尔的援助最早是从医疗援助开始的,根据中尼两国政府协议,河北省自1999年即开始向尼泊尔派遣医疗队,到今年刚好是河北援尼21周年。这21年来,先后有12批医疗队来到尼泊尔,各批医疗队员们都牢牢地将祖国的殷殷嘱托记在心中,始终传承和践行着“不畏艰辛、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援外医疗队精神,获得了尼泊尔政府和人民的充分信任,为巩固中尼传统友谊做出了积极贡献。

尼泊尔灾后重建,中国先后承担并援建了二十五个项目。2015年6月份,王毅外长在尼泊尔重建国际会议上,宣布了中国政府要对尼泊尔震后重建,提供一揽子的援助计划。其中在基础设施、北部山区的民生恢复、文物古迹的修复、减灾防灾能力的建设、还有医疗卫生、教育等五个领域。

在这些援建项目中,有很多项目已成为尼泊尔政府及人民心中的中国形象和代表,几年来中国援建队伍遍布尼泊尔境内各个领域。中国援建、中国力量、中国形像已深深扎根在尼泊尔人民的心中。前不久记者在去樟木口岸时一路发现,沿途有多个中国水电、广西水电等项目工程在施工、随处可见中国国旗迎风招展,随处可见中国工人的身影、随处都能听到中国人的声音……

塔托帕尼边检站位于樟木口岸尼方一侧,由中国援建。

微信图片_20200802130218.jpg



辛杜巴尔乔克县医院恢复和改造项目是中国援尼灾后重建项目之一,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新建1栋医院综合楼,配套建设室外工程并提供部分医疗家具器具,总建筑面积约3790平方米,病床数为39床。

尼泊尔加德满都的九层神庙保护修复,是中国政府援尼震后重建的重点项目。中国文物保护工作者对文物进行“最小干预”,保障九层神庙的完整性,复原这处世界文化遗产的“魂”,让它重新焕发青春。

在尼泊尔,活跃着许多中资援尼企业,为尼泊尔的实后重建及经济建设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赢得了尼泊尔政府及广大尼泊尔人民的信任和称赞。如葛洲坝集团公司、中国水电建设集团公司、中国水利电力对外公司、中国海外工程有限责任公、中国国际航空公司、中国南方航空、中工国际、华为、中兴通讯、中国通信服务集团公司、华中电力、上海建工、西北民航建设集团等。

尼泊尔加德满都内环路改造项目是由上海建工承建。6月中旬记者去樟木口岸采访时,曾经路过这条路段,这段路已经成为尼泊尔加德满都不可或缺宽敞靓丽的一道风景线,标准的车道显现出中国质量的厚重与大气,虽然两傍的建筑与道路不太匹配,但已经有了大都市的几分风采。

前不久记者见到了上海建工负责该项目的程总,据程总介绍这条道路已全面验收并交付使用,本来二期工程也将在今年开工,但因疫情影响,使该项目仍在等待中,程总年过五旬,身体瘦小,虽然是标准的上海男人,但经过尼泊尔几年来的艰苦锤炼,耳傍已出现了斑驳银丝,从他的脸上就能看出在海外施工艰苦环境留下的留下的烙印。

640.webp (5).jpg



上海建工曾被誉为尼泊尔建设者中的“民间救援队”。故事发生在尼泊尔震撼世界的8.1级特大地震期间,当时上海建工项目部人员接到了当地居民的支援请求,在工地旁边50米处有一层4层楼的仓库倒塌,里面埋了9个尼泊尔百姓。项目部义不容辞的派出了吊车、挖机以及转载机等机械设备,在当地警察以及武警的指挥下,先使用吊车将最上方的混凝土楼板一一吊离,随后使用挖机在废墟中寻找被埋的人员。由于余震不断,怕在挖掘的过程中造成再次坍塌和二次伤害,加之现场大雨倾盆,挖掘和救援工作进行得非常缓慢,经过近两天的连续奋战,最终挖出了4名尼泊尔百姓。还有5名埋得太深实在无法进行救援,只能等待专业的队伍来进行施救。同时项目部从库房拿出彩条、防水布给当地无家可归的居民搭设临时安置点。尼泊尔工程部闻讯后来电对上海建工建设者表示问候,感谢上海建工能够发扬国际人道主义精神,在危难时及时伸出援手。

西北民航机场建设集团尼泊尔佛祖机场升级改造项目也是中国援建重点项目之一,该项目于2015年1月15日正式开工。

尼泊尔佛祖机场于1958年建成,地处尼泊尔第5省鲁潘德希地区白卢瓦市,距佛祖释迦牟尼诞生地仅20公里。

周总.jpg



由于佛教文化源远流长,其在世界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每年吸引着来自全球各地成千上万佛教徒前来朝拜,为了缓解当下严峻的交通压力并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朝拜,尼泊尔政府对此机场进行升级改造,改造完成后其将成为尼泊尔的第二个国际机场。该项目是尼泊尔政府优先项目及亚洲开发银行重点项目。

今年1月16日,中国驻尼大使侯艳琪在西北民航机场建设集团海外部总经理周军的陪同下,考察了位于尼泊尔白卢瓦的佛祖机场扩建项目。侯大使听取了项目介绍,了解了工程进展情况后,希望企业严格落实国内要求,抓好生产安全和风险防控,注重工程质量,树立和展示在尼中资企业的良好形象,以实际行动落实习近平主席对尼国事访问达成的成果。

另外,随着中尼友谊的加强和在一带一路战略的推动下,2019年上半年数据显示,贸易总额达86.8亿美元,同比增长20.7%。高于中国同期外贸总体增幅22.7个百分点。其中,对尼出口75.2亿美元,增长18.2%;自尼进口11.6亿美元,增长40.4%。贸易顺差63.6亿美元,增长14.9%。就6月当月,中尼双边贸易额为16.3亿美元,增长13.9%。其中,对尼出口14.8亿美元,增长13.2%;自尼进口1.5亿美元,增长23.0%。贸易顺差13.3亿美元,增长12.1%。6月份,中尼贸易占中国与西共体贸易比重为38.3%,占中国与非洲贸易比重为8.5%。


文化教育趋于完善 用汉语点亮“一带一路”


千百年来的古丝绸之路,连接了东西方文化,交融了多元文明,尽管历经千年沧桑,其璀璨和辉煌依旧沉淀在沿线各国民众心中。

自1955年中尼两国建交以来,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往来未曾间断。2012年,我国时任总理温家宝访问尼泊尔,双方决定“进一步发展两国友好的全面合作伙伴关系”。两国建立外交关系后,中国一直为尼泊尔提供发展援助。为尼泊尔的经济发展作出了一定贡献。

2005年中国首次派遣汉语志愿者赴尼泊尔开展汉语教学。2007年,由中国河北经贸大学和加德满都大学共同创办的尼泊尔第一所孔子学院在加德满都大学管理学院揭牌。该孔子学院自成立以来,在促进双方文化交流方面起到了巨大作用。

2013年,加德满都大学孔子学院成功举办本土汉语教师培训班,主要包括汉语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的教。除此之外,适逢中国佳节,在尼孔子学院都会举办晚会及活动以示庆祝。2014年9月29日中国与尼泊尔在加德满都签署汉语教师志愿者项目协议,中方将在今后5年定期向尼泊尔派遣教师志愿者,以帮助当地学生学习汉语及中国文化。协议期满后由双方协商续签,教师志愿者每期选派约100位,由中国国家汉办进行选拔和培训。同时,于2014年入驻尼泊尔加德满的新知书店、天利出版集团在图书销售、文化出版方为尼泊尔增添了精神食粮,赢得了尼泊尔人的喜爱。

640.webp (6).jpg



2016年3月20-27日,尼泊尔总理奥利访问中国,中尼关系达到新的高度。“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更加拉近了两国人民的距离。在四川大学访问时,总理奥利明确表示希望和四川大学加强合作与互动,学习四川大学抗震减灾方面的研究技术。

2017年3月26日,北京外国语大学尼泊尔研究中心正式揭牌成立。截至目前,中国已有两所高校开设尼泊尔语的学习,分别是中国传媒大学和北京外国语大学。2017年9月1日,尼泊尔4·25大地震后,中国援建的首所学校——苏宁·Yuba Sahabhagita学校交付仪式在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举行。学校的竣工谱写了“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尼友好的新篇章。

同时,中国还援建了吉利中学等几所学校。吉利中学位于多拉卡地区,是中国承诺援建的区域级中学之一,总建筑面积6628平方米,建设内容包括教室、实验室、图书阅览室、教师办公室、师生宿舍、食堂及操场等,并提供办公桌椅等教学设施。

2017年10月31日,尼泊尔政府外交部汉语班在加德满都开班。这是该部门近30年来第一次重启对外交官员的语言培训。而早在2014年,在中国驻尼泊尔大使馆的安排联络下,加德满都大学孔子学院就为尼泊尔外交部部分公务员举办了汉语培训班,该期26名学员全部通过考试。

2019年8月27日中国驻尼泊尔大使馆为100多名获得中国政府奖学金的尼泊尔学生进行了颁奖典礼。这些获奖学生将前往中国高校学习工程机械、医药卫生等专业。中国驻尼泊尔大使侯艳琪在致辞中说,自1955年与尼泊尔建交以来,新中国为尼泊尔培养了3000多名公派留学生。他们已成长为各行各业的精英,为发展中尼友谊做出了突出贡献。尼泊尔教育与科技部常秘达尔表示,获得中国政府奖学金的这些人不只是学生,更是尼中友谊的“亲善大使”,他们将成为建设尼泊尔和推动尼中关系的生力军。

截止至2019年底,在中国留学的尼泊尔学生超过6400人。

老子说“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以文化为媒,一座民心相通的桥梁,正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搭建起来。

从古至今,通商先得通话。语言是沟通的载体,语言先行,才能打破藩篱,让文化直抵人心。

古丝绸之路璀璨的历史,无数次印证了这一点。从14世纪开始,就有外国汉语研究者,编纂了很多对外汉语教材,培养了一批会说汉语、理解中华文化的友好人士。

在他们的助推下,古丝绸之路商贸兴盛繁荣,人文交流源源不竭,绘就了一幅恢宏壮美的丝路画卷。

而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乃至全球范围,汉语学习正成为一股热潮。汉语成为助推“一带一路”倡议的催化剂,成为加快丝路列车前行的润滑剂,更是联通丝路沿线民众心灵的文化桥。

在很多东南亚国家,与中国合作开展的汉语教学活动已开花结果,很多人从事和汉语相关的工作。

……

总而言之,随着中尼文化经贸交流不断强化,尼泊尔当地众多汉语培训学校遍地开花,更多的尼泊尔年轻一代都在通过汉语学习,以克服语言障碍不断地寻求更多到中国和与华人一同工作的机会。


民间贸易投资初具规模 引领尼经济飞速发展


尼泊尔与中国西南的西藏接壤,双方有着源远流长的经贸往来历史。两地的货币产生都比较晚,最初的交易都是通过以物易物的方式进行的,尼泊尔最早的货币产生于李查维王朝时期,5世纪末马纳·德瓦(464年-505年在位)统治时开始铸造带有其姓名的钱币,明代嘉靖中叶以前,西藏大宗贸易多使用银锭,但并无辅币,实际使用中有使用碎银,也有物物交换的方式。

明清时期,得益于朝廷的治藏政策,西藏的社会稳定,经贸发展,吸引了很多外商,尤以克什米尔人和尼泊尔人居多。在繁荣的对外贸易引来外商的同时,外国货币也流入了西藏,有来自印度、尼泊尔、不丹的银币,来自拉达克的亚乌银币和少量来自英国、葡萄牙、俄罗斯的银币,其中以尼泊尔银币占绝大多数。

西藏地区虽素不产银,但由于朝廷对西藏的赏赐、驻藏官员的俸禄、军队的粮饷、对西藏灾区的赈济等都大量使用银锭,西藏与内地的大宗贸易也使用银锭,使西藏地区拥有了相当数量的白银。在内地各省,往往大宗交易用银锭,小额辅以铜钱,但在西藏却有所不同,虽然大宗交易也用银锭,但小额则用碎银。碎银与流入藏区的外国银币相较,无论是携带还是使用都处于明显的劣势,所以银币开始流行。最初尼泊尔银币是在货物的买卖中流入西藏的,后来逐渐演变为西藏用白银购买尼泊尔银币,形成了银钱贸易。

8月2日下午,在尼泊尔代理中国运动服装361°品牌10年之久的尼泊尔商人帝杰接受记者采访时称:据他爷爷讲,最早在樟木西藏边境与中国人做贸易生意,那时大部分采用钱粮贸易生意,中国西藏商人用金银首饰来换取一些粮食及食用物资,包括毛皮、食盐、茶叶等,这也许就是古丝绸之路的延续吧!

 “我父亲是尼泊尔早期到中国广州参加广交会开始做贸易的。受父亲影响我在2002年去广州学习了一年中文并开始做贸易,代理361°品牌在尼泊尔加德满都开店做服装",帝杰说。

 "10几年来我进货时经常去广州,中文说的不太好。我代理的361°品牌在中国也有一定知名度,尼泊尔算中上等外国品牌,现在每年交易量为100多万美元,尼泊尔人已经认可这个品牌,今年因受全球疫情影响,到现在仍在停业中,不过疫情过后应该能恢复正常贸易!”帝杰对未来充满信心地说。

帝杰说尼泊尔类似他这种与中国人做生意的人还不少,后来大量的中国人也来尼泊尔做生意,现在泰米尔也不少中国人从事贸易话动,我有很多中国朋友。记者了解到现在尼泊尔与中国从事贸易的人的确不算少数,然而象帝杰祖孙三代与中国结下不解情缘,从事贸易活动的也许是个唯一。

无独有偶,中国也有一家祖孙四代与尼泊尔结下不解之缘的家族故事。

他叫张学林,是尼泊尔穆萨国际物流的总经理。张学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讲述了这段鲜为人知四代人与尼结下深厚友谊感人故事。

"……在我太祖爷爷那辈人开始就来到了尼泊尔。据父亲讲那时候中国还没有解放,日本人被中国人民赶出国门后,国共两党开始了最后的决战。太祖爷爷正是这个时候逃难躲避战乱来到了尼泊尔,后来太祖爷爷娶了一个尼泊尔大户人家之女为妻。据父亲讲太祖奶奶长的很漂亮,并且还和前国王的王后是非常要好的朋友,用现代话说应该就是闺密吧。我的家族信奉伊斯兰教,家乡在甘肃的临夏,据爷爷说我太祖奶奶还会讲标准的家乡话。在尼泊尔我们家有很多亲戚,太祖爷爷奶奶仙逝后留有一栋古老而陈旧别墅和院子。"张学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从我太祖爷爷开始,我们家开始做一些贸易,运一些家乡特产等。后来从父亲开始购买了一些车辆,开始长途返运,逐步形成了后来的物流公司。六年前我大学毕业后,来到尼泊尔接手了父亲留下的这个物流公司”,张总告诉记者。

张总还说,一个企业的发展和每个人一生的经历是相似的,从雏形到初具模式再到发展完善,其过程都不可能一帆风顺,伴随着风风雨雨,伴随着问题的出现再到解决,再一步步走向成熟。

企业的成长必然会经历几个阶段,而每个阶段都有各自的发展瓶颈,不同阶段会遇到不同的发展问题。

穆萨物流在近20年的发展过程中,可谓是艰苦卓绝。记得在樟木口岸地震之前,穆萨物流公司的发展可谓是如日中天,企业经营的红红火火。

640.webp (9).jpg



尼泊尔发生了8.1级大地震之后,将我公司最重要的主干运输通道樟木口岸-尼泊尔科达里口岸因为地震引起的山体滑坡彻底坍塌。位于樟木口岸的公司仓库货物造成了巨大损坏,对我公司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损失惨重。我们虽然明白天灾非人力可以控制,但无论公司有多艰难,客户的货物不能有损失,所以公司当即决定为客户损失的货物进行一一赔付。

客户的信任对于一个公司是多么的重要。有得就有失,因为这次公司对客户负责的态度,穆萨物流在尼泊尔市场再次奠定了坚实的客户基础,赢得了尼泊尔市场更好的口碑和声誉,也真正做到了中国-尼泊尔跨境物流领航者!

然而,刚刚恢复元气不久的物流公司,又一次经历了全球疫情的影响导致封锁长达120多天,解封不久又遇连续的瀑雨侵袭,尼泊尔境内科达里口岸主干道又一次遭遇了大型山体滑坡,穆萨物流公司再一次受到了重创,积压在樟木口岸的货物不计其数。

张总最后表示,不管遇到多大困难,我们客户第一的服务服务宗旨决不改,随着我国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和中尼友谊的加深,我们相信穆萨物流一定能够战胜困难取得最后胜利,见证并成为一带一路具有影响力的品牌公司,为中尼友谊和经济做出新的贡献!

尼泊尔还有红狮水泥、新希望集团、黎明家具厂、轻质水泥隔墙板厂、尼农发展集团田园综合体、源鑫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尼泊尔明达集团、甘肃丝合国际尼泊尔公司等一大批民营企业在尼投资发展,为促进尼泊尔经济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引领尼泊尔经济快速发展,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力量。


旅游及第三产业蓬勃发展 支柱产业逐步形成


尼泊尔旅游业起步于上世纪60年代初,是尼泊尔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旅游创汇是尼泊尔国家外汇收入的第三大来源。2012年尼泊尔旅游业总收入占其GDP9.4%,同比增长5.2%;旅游创汇366亿卢比,相当于其出口创汇总额的24%;旅游业直接创造就业553500个,占全国就业总数的3.6%。

尼泊尔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丰富,是世界著名的旅游目的地。境内6000至8000米的山峰200余座,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10处,国家野生动植物保护公园14个,宗教及历史文化古迹不胜枚举。尼泊尔旅游业依托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突出发展徒步、登山、漂流、探险、野生动物及民俗古建筑观赏、宗教朝圣等优势旅游项目,其中徒步和登山旅游较为发达。据尼泊尔登山协会统计,每年到访尼泊尔的外国游客中,专以登山为目的的旅游者约占28%。

近年来中国游客在尼泊尔旅游的人数逐年增加,从当初的几千人已增加到每年几十万人。尼泊尔旅游资源丰富,著名的博卡拉世界滑翔伞基地、被列为世界教科文保护项目的蓝毗尼圣园,加德满都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三个杜巴广场、大佛塔等等,已成为全世界关注的主要旅游目的地。

2020年是尼泊尔的旅游访问年。2019年10月,中国著名演员许晴受尼泊尔国家旅游、文化及民航部官方之邀担任“2020尼泊尔旅游年”全球友谊大使。

640.webp (10).jpg



尼泊尔旅游、文化与民航部部长巴特拉伊表示,中尼是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两国世代友好携手共进。2020年是中尼两国建交65周年,尼泊尔在此时邀请中国家喻户晓的演员许晴作为跨越国界的“友谊使者”,对推动双方友谊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巴特拉伊还表示,非常高兴能邀请中国演员许晴担任“2020尼泊尔旅游年”全球友谊大使,相信许晴能为促进尼泊尔旅游业走向国际领域作出杰出贡献。

尼泊尔官方制定了力争到2020年接待国际游客200万人次的目标,尼泊尔方面希望通过“2020尼泊尔旅游年”活动,吸引更多的中国游客赴尼泊尔旅游,推动尼中友好关系向更好的水平发展。

2019年1月,中国驻尼泊尔大使侯艳琪发推特助力尼泊尔旅游年,侯艳琪大使在其“推特”上用英语和尼泊尔语发文称:“真正的美总是触碰心底。美丽尼泊尔悠久的历史、多样的文化和秀美的自然风光值得一游。祝‘2020尼泊尔旅游年’取得成功!”并随文配发了四张大使本人在加德满都拍的照片。该推文在尼泊尔引发热烈反响,短短数小时留言即超过120条,转发量超过220次,点赞数过千。尼网友纷纷在推文下留言,感谢侯大使一年来致力于推广尼泊尔旅游。他们认为中国大使“尊重和热爱尼泊尔”,“集美丽与智慧于一身”,甚至有部分“铁粉”在留言中表示其已将侯大使照片设置为手机壁纸。

然而突如其来的冠状病毒席卷全球,尼泊尔也并未能幸免。从3月24开始尼泊尔全面封国长达120天,致使2020尼泊尔旅游访问年宣告放弃,尼泊尔旅游行业遭遇重创,造成严重亏损。

中国在尼泊尔从事旅游行业的人数也比较多,尤其在泰米尔从事旅游、餐饮、酒店等第三产业人员近千人之多,他们为尼泊尔的经济繁荣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然而疫情同样也使他们遭到重创。

前不久,记者采访了12年前从北京来到尼泊尔从事旅游和餐饮行业的杜可先生。

据杜可称,疫情让他遭受重大损失,目前经营的旅店、串串香餐饮及新装修的中餐厅全部关停。最近才准备逐步开业。

疫情总会过去,生活还得继续,记者相信,暴风骤雨过后,总有雨后彩虹、阳光灿烂的日子!


疫情让尼遭遇重创 中国多次出手援助


中国与尼泊尔是山水相依的友好邻邦,中尼友谊地久天长。

今年适逢中尼建交65周年。

但由于全球冠状病毒疫情的重大影响,打乱了尼泊尔的一系列计划,经济遭受重创,截至目前尼泊尔虽然解除封锁,但疫情仍在蔓延,而且加德满都又有二次封城的巨大风险。

640.webp (11).jpg



疫情无情人有情,疫情可夺取众多尼泊尔、中国乃至世界人民的生命,却无法夺去兄邻友邦的绵绵情义。

在中国抗击疫情进入关键阶段时,尼泊尔政府及时向中国政府捐赠了10万只口罩,并致慰问电支持中国抗疫。

在中国抗击疫情取得胜利不久,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就关心尼泊尔的疫情现状,与尼泊尔总统班达里多次通电话;中国外长王毅也与尼外长通电话,并成立专家小组协助尼泊尔抗击疫情。

640.webp (12).jpg



此期间中国政府、中国地方政府西藏、甘肃、青海等分别多次向尼泊尔捐赠了防疫物资,得到尼泊尔政府和人民的高度赞扬。

身在尼泊尔的华人企业也主动向尼泊尔政府及相关部门捐赠防疫物资,让尼泊尔人民真正体会到了兄弟之情、友谊天长地久……


中国驻尼使馆及华侨华人协会工作成效显著


中国与尼泊尔建交65年,先后共有21任大使,分别是首任驻尼大使袁仲贤(驻印度大使兼任)、潘自力(驻印度大使兼任)、张世杰、杨公素、王泽、曹痴、彭光伟、马牧鸣、屠国维、李德标、邵炯初、张九桓、曾序勇、吴从勇、孙和平、郑祥林、邱国洪、杨厚兰、吴春太、于红、现任大使侯艳琪。

21任大使先赴后继,披肝沥胆,扬我中华国威,为中尼高层互访、为广大侨民安全,为中尼友谊做出了贡献。

2019年6月28日尼泊尔华侨华人协会成立。从此,中国侨民有自己的社团,结束了中国与尼泊尔建交后64年有侨无社的历史。

尼泊尔华侨华人协会成立一年多来,以“一带一路”为契机,在中国侨联领导的关怀和指导下,在驻尼使馆的推动下,在顺应中尼民间友好、促进中尼民心相通做出了积极贡献!

640.webp (4).jpg



尤其今年在百年不遇的新冠状病毒疫情在全球蔓延以来,协会为支援武汉,发动会员进行募捐,共筹集善款10多万元人民币捐赠给武汉慈善总会。

尼泊尔因疫情锁国期间,为滞留在尼泊尔的中国公民,安排10家廉价酒店提供住宿,对11名确实有生活困难的中国公民还提供了免费食宿。

协会还与中国扶贫基金会尼泊尔办公室携手举办疫情期间线上心理辅导分享会,邀请了国内知名专家为滞留尼泊尔中国公民进行心理疏导,释疑解惑。

640.webp (13).jpg



协会配合使馆为滞留中国公民发放爱心健康包,多次协助中国公民搭乘使馆组织协调的临时航班回国。

协会联合了西安雅集书院筹集善款,购置粮食为尼泊尔有生活困难的热索瓦村庄村民发放大米。

领保工作是协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协会长期担任使馆领保志愿者单位,与尼方多个部门建立了良好的关系,为维护和保障在尼中国公民、华侨华人的合法权益作了不懈的努力,协助遇到困难的、涉外纠纷的中国公民及时处理问题、解决问题。

华侨华人协会会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尽管工作非常繁琐,有时甚至得不到部分侨民的理解,但协会决心始终坚持惠侨惠民为民服务的宗旨,一如既往,勤勤恳恳,扎扎实实做好各项工作。

深耕中尼友谊之树 必将获得累累硕果

“……我今天如约而来。正如总统女士所说,中尼之间只有友好和合作。在机场和沿途欢迎人群的脸上,我看到了尼泊尔人民真诚的笑容,感受到了他们对中国人民发自内心的友好,让我再次感受到中尼友好在尼泊尔拥有广泛共识和扎实根基。中尼两国人民心意相通、休戚与共,是邻国友好交往的典范。我希望通过这次访问,传承中尼传统友谊,顺应两国人民期待,推动两国关系更上一层楼。”这是10月12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尼泊尔期间在加德满都总统府会见尼泊尔总统班达里时的讲话。

习主席的这段话充满着深情厚意!

今年是个特殊之年,人类面临百年不遇的新冠状疫情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平与发展面临的挑战增多。如何让和平的星火代代相传、发展的动力源源不断、文明的光芒熠熠生辉?

640.webp (3).jpg



时代呼唤担当。从人类璀璨的文明中汲取营养,倡导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推动各国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文明的力量。这是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积极探索。

中华文明绵延5000多年,吸收了各种外来文明,在包容并蓄中不断发展。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正是源于中华文化“天下大同”的理念,致力于促进不同国家交流合作。

回望中尼65年的外交,推动文明交流互鉴,成就了新华章中格外夺目的色彩。去年习近平主席成功访尼,又一次播撒文明交流互鉴的种子,指引人类文明进步的方向,谱写出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动人乐章。

“交往的根基越深,合作和友谊的大树就会越发枝繁叶茂,结出累累硕果。”

2019年5月,碧空如洗。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在北京举行。习近平主席发表主旨演讲,明确提出增强文明自信的主张,深刻阐述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为构建亚洲命运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思想启迪,在人类文明进步的历程中打下深深的思想烙印。

8月的尼泊尔,花草飘香,我们中尼两国人民迎来了65年建交的累累硕果!“中国梦和繁荣尼泊尔、快乐尼泊尔人”通过‘一带一路’联结在了一起。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将共同谱写出更多中尼友谊绚丽多彩的迷人故事。

愿中尼友谊生生不息,友谊之树万古长青!

南亚网视舞台音响灯光宣传片

免责声明:本网站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南亚网络电视观点和立场。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网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已获得点赞0
建议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