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封锁纪事(连载五)
纪事以时间为轴,以抗击全球新冠病毒最有效的“封锁”措施为主线,梳理并记述各类重大事件和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
一一题记
五、尼泊尔封国60天 哪些震撼人心的事值得记忆?
南亚商报记者 慱雅
时间不在知不觉中在流逝,丝合国际在加德满都办公庭院内满园的各类花卉败了又开、开了又败。从3月24日封国至今为止一晃己经过去了整整60天,在尼泊尔的日子用一句流行的话就是痛并快乐者。
在全球难以幸免的这场疫情中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善其身,中国如此、美国如此、法国如此,尼泊尔皆如此。面对疫情人类显得那样的脆弱无力和渺小。
a、封国令下的尼泊尔面临各种困境和抉择
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是这个国家的政治、经济、交通、文化中心,在正常情况下加德满都的常住和流动人口加起来差不多是总人口近三千万的七分之二多。在封锁前的半个多月中有近150万人相继无奈地离开加德满都,回到各省。
封锁期间因众多企业、交通、商超、餐馆、娱乐业等全面关停。尼泊尔学中国控制疫情的方式很纯粹,然而所不同的是尼泊尔经济基础薄弱,医疗条件也非常差,加之国家贫穷,封国对尼泊尔人民造成很大的困难,尤其对日薪制的工薪阶层造成很大伤害,政府对贫穷人员虽然有一些救济,但毕竟财力有限无法持久,导致大量日薪工人无法生存步行几百里逃离加德满都,回到老家或投情靠友,争取活下来,有一口饭吃。
笔者从尼泊尔新闻网看到一组图片,有一个公园的草坪上竞有1000多无业人员聚集,看着居住的破旧帐篷,下一顿饭还没有着落非常凄惨的表情,笔者感到心酸,据说当地政府在设法解决吃住问题,希望政府给于这些难民多一点关怀。
为了生存在加德满都自发的大迁徙返家潮中,一工人回忆封国回家的痛苦旅程时称,步行走了两天的路程感到脖子痛、两只脚都发麻,钟摆很重。经过长时间行走,他的脚严重受伤,身子累得几乎散架……
苏拉·林布从加德满都搬到伊塔哈里,没有交通工具,只有一路步行焦虑地往家走。
他没有活干,挣不到工资一家人生活难以维持,为了能活下去,他决定步行离开加德满都,先到他兄弟家歇歇脚,然后回家。
他花了三天的时间靠一双脚艰难步行,不知穿过了多少封锁区。三天时间大约走了几百公里,饿了渴了会向沿途执勤的警察要点吃的喝点水,一路犹如乞丐,苏拉·林布回忆说。
类似这种情况的尼泊尔人不在少数……
尼泊尔是个农业国,近十几年来依靠当地历史文化遗产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在旅游业方面有了大的突破和发展,尤其中国游客以每年几十万的速度增长。尼泊尔民航和旅游部2020年1月1日,在加德满都体育广场举办万人参加的"2020尼泊尔访问旅游年"启动仪式,笔者和尼泊尔同事多尔嘎受邀参加仪式,尼泊尔总统班达里和总理奥利亲自讲话,当时的现场一片欢呼雀跃,但谁能想到因全球疫情肆虐尼泊尔封国后不得不取消了这一重大活动。
冠状疫情使旅游经济遭遇重创,许多著名景点空旷无人,在尼泊尔媒体的一篇报中,这样描述着旅游现状:现在是五月初,几乎是春季旅游旺季的结束,而甘德鲁克却空无一人。数十家小型旅馆都空无一人,而代表古朴的古隆村落的狭窄石板小路则空无一人。没有徒步旅行者在阳光下晒太阳,长时间徒步旅行后喝热茶。旅馆业主不忙于在厨房炉火上做饭,床单没有摆放干,烟囱也没有冒烟。相反,有一种令人毛骨悚然的沉默。
……在廊塘著名的詹金·贡帕,近二十家酒店和旅馆已关门超过一个月。在没有徒步旅行者的情况下,经营超级酒店的塔曼和她的家人在田间种土豆。一位当地经营者说,由于没有生意,甘德鲁克的许多人都回到农业上来维持生计。詹金·贡帕也发生了同样的情况。
“我们在廊塘大约有22到23家酒店,自封锁以来,人们开始在田地里工作,以使自己忙碌起来并种自己的蔬菜,”种植土豆,花椰菜和荞麦,喜马拉雅山上唯一长高的农作物。她说:“这里的人们非常担心当前局势会持续多久。”“但是对我们来说,更紧迫的担忧是封锁。我们的村庄依靠萨布鲁维西(需步行两天)来获取食物。如果封锁继续下去,我们担心我们储备的食物将用完,我们将无法获得更多。”
从这篇报道中不难看出尼泊尔旅游的惨状。在前几天的报道中笔者发现尼泊尔民航和旅游部向政府财政提出申请旅游行业的20亿卢布补贴计划,是否实现还在两可之间,就是疫情结束了重创后的尼泊尔旅游业要完全恢复元气可能需要很长时间。
与上述长途大迁徙返家的尼泊尔人相比,在笔者公司工作和认识的朋友多尔嘎、律师高伟达、贸易公司经理帝杰、萨利得、刘洋要幸福很多。多尔嗄在封锁期间因患腿疾,正好可以好好休养诊治一下,他天生乐观无忧,在一起工作的时间随时可听到他的笑声和那句尼泊尔语“您好”。帝杰全家经商,他代理中国一个服装著名品牌“361”,服装店虽然因疫情关闭,但毕竟经商多年,有了一定储蓄,生活不存在问题。还有高伟大是律师,刘洋是个医学慱士,大家都过得相对安逸。他们个个乐观并积极向,从他们身上也看到了尼泊尔的希望和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