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伟武
丝合国际在线讯
获奖感言:
没有什么比为中国造“芯”,为人民造“芯”更有意义!作为在北京中关村成长起来的新一代计算机人,我们将继承和发扬前辈精神,勇敢地承担起新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责任,抢抓战略机遇,为北京市信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保障国家网络和信息安全,建立自主可控的信息技术体系和产业生态而努力奋斗!
2002年8月10日凌晨6点08分,中科院计算所北楼105房间。一台计算机屏幕上如约出现“login:”字样。顿时,欢声雷动。安装了“龙芯1号”CPU的计算机正常启动工作。“龙芯”出世,中国人只能依靠进口CPU制造计算机的历史,在此刻终结。作为项目首席科学家,胡伟武流下热泪。
将时针拨回到上世纪90年代末,小巧、便捷的通用计算机(如家用电脑)大规模涌入中国市场,迅速受到家庭、企业单位的青睐。当时国内已经诞生一批通用计算机生产企业,但最关键的CPU芯片,全部依赖进口。没有谁愿意在芯片这个难题上下功夫,“既然国外产品更先进,为什么不用它们的”,这样的观点在当时很流行。
有识之士已经意识到了“造不如买”的隐患。以夏培肃、金怡濂、李国杰为代表的一批科学家认为,中国市场这么大,利润不应该全部留给国外;通用CPU是核心技术,不可受制于人。1999年起,时任中科院计算所所长的李国杰院士到处呼吁:“十五”期间要启动自主CPU的研发,要不然就没机会了。
2000年10月,已经在中科院计算所工作的胡伟武回到了阔别9年的母校中国科技大学。他是来做招生宣传的。忙完招生,胡伟武走进上学时的实验室,当年他做的电路系统依旧静静地躺在角落里,桌面上放满了芯片、电容、电阻、电烙铁……一瞬间,胡伟武仿佛回到了十年前,那些没日没夜和逻辑门、触发器、译码器相伴的时光,依次浮现在眼前,探索未知的诱惑扑面而来。
走出实验室,胡伟武就拨通了正在筹备CPU设计项目的中科院计算所系统结构室主任唐志敏的电话,“一两年之内不把通用操作系统boot(安装运行)起来,提头来见”。
2001年初,李国杰院士从计算所科研经费里挤出100万元,启动通用CPU研发。任务落在了胡伟武身上,当年他32岁。胡伟武开始了没日没夜的奋斗。他带着学生们从头开始,一步步补课,最多时连续7天7夜没有合眼。
2001年8月19日,胡伟武带领团队设计的GodsonCPU成功地把LINUX操作系统boot起来。2002年8月10日,安装了“龙芯1号”CPU的计算机正常启动工作。
虽然 “龙芯1号”CPU的整体性能只相当于奔腾Ⅱ处理器的一半。但它完成了我国通用处理器从无到有的飞跃,更重要的是给了龙芯研发团队巨大的信心。2004年,胡伟武带领团队研制的“龙芯2号”处理器性能达到奔腾Ⅲ处理器的水平。如今,最新的“龙芯”处理器性能已经是“龙芯1号”的100多倍。
“龙芯”芯片
“一直到目前,我们的CPU芯片性能距离国外最顶级通用CPU,依然是有差距的。”胡伟武很清醒。这些年来,他带领团队一直在“补课”。他也深知,有的“课”可以在实验室里补,有的“课”则必须到市场中去补,“比如试错迭代”。
2010年4月,中国科学院和北京市共同牵头出资入股,成立龙芯中科技术有限公司,胡伟武担任董事长,“龙芯”从研发走向产业化。
2011年到2015年,“龙芯”用五年时间完成在市场中的第一轮试错迭代。2015年销售上万片CPU芯片,销售收入达到盈亏平衡。
2016年到2019年,“龙芯”用四年时间完成在市场中的第二轮试错迭代,并在电子政务、工业控制等领域打开市场局面。同时,第三代处理器产品3A4000/3B4000成功推出,办公信息化应用全面展开。2019年各类CPU出货量达到几十万片。
今年起,第三轮迭代已经开始,又是每年百万片的检验迭代……
今年,胡伟武他们最新研发的5000系列CPU,将采用12纳米工艺,预计单核通用CPU的性能较前一代产品提高50%,达到市场主流CPU产品的水平。其实,他还有一颗“初心”——打造全球第三大“芯片+操作系统”生态体系。但有一个前提,必须自力更生!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航 和冠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