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不遇的冠状性病毒疫情,让全球各个国家陷入灾难当中。世界银行称,南亚地区人口稠密,全球有18亿人居住在这里,虽然该地区的印度、孟加拉国、尼泊尔、斯里兰卡和巴基斯坦等国报告的新冠病毒感染人数相对较少,但其接下来很有可能会成为新的疫情“震中”。“南亚正处在风暴之中。旅游业衰退、供应链中断、服装加工需求锐减,消费者和投资者的情绪也在低谷中。”世界银行在一份报告中这么说道。
南亚山国尼泊尔,为防范疫情于3月24号全面封国,时至今日已达75天,使尼泊尔经济遭到重创,刚刚兴起的旅游朝阳产业损失达一万六千亿卢比,2020访问尼泊尔旅游年被迫取消;尼泊尔著名的唐卡等艺术品、各类佛像、菩提手链、挂件等手工艺术品及围巾、披肩因国际机场封闭、物流不畅通,导致店铺关门销售停止,损失惨重。
同样,在尼泊尔的中资企业除上海建工,中国民航西北建设集团等国家援建项目外,近300多家中国旅游餐饮服务企业、农业项目、物流企业、家具及电动摩托车产业因封国停工而导致房租工资支付困难,市场及库存增大,销售不畅。
从五月下旬到六月初,记者走访了部分中资实体企业,大多数企业老总对疫情何时结束?市场何时复苏忧心重重,焦虑不安,尽管大部分企业总认为疫情总会过去,但到底疫情什么时间才能过去,谁也无法预料和判断!
前不久记者参加了由国内最大的跨国公司中海油组织的一次海外央企职工防疫视频讲座,据上海著名教授张文宏分析,这次疫情结束到完全恢复至少需要一年时间。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尼泊尔中资企业这种顾虑是正常的,但如何度过这段艰难的寒冰期?大家都比较彷徨甚至比较迷茫!对此,记者对接了国内几个专家机构及经济学家,查询了世界经济学家的分析,他们提出了几点好的建议供各位中资企业老总参考和借鉴 !
中国著名经济学家郎咸平认为,今年上半年,注定是全球经济风云涌动、变幻莫测的一年。希望各行业要明晰未来的发展之道,在危中求机,及早布局。与此同时,他认为在危机中也悄然孕育着新的商机,希望大家要静心思考并加大信息交流,进行梳理,寻找商机。
吴滨教授认为后疫情时代人们的生活方式会发生一定的改变,人们在未来会更注重生活的温度与仪式感,比如更乐于居家烹饪、会提升更加智能、安全与洁净的家居形态。同时也必须提升自身应对疫情危机的能力。
标普全球评级亚太区经济学家肖恩·罗奇认为,美国一季度经济折合成年率萎缩4.8%,美国经济已经陷入严重衰退,更糟糕的可能还在后面。新冠疫情的第二轮冲击波正在显现,美国当下的隔离政策将令美国经济二季度下滑35%。一切可能要到2021年才能恢复到疫情前的节奏,但同时后疫情的时代,全球的供给结构或将发生变化——更少的赌场,更多的诊所。
而这可能也是未来经济的希望所在之一,尽管目前全球经济面临第二轮冲击,中国经济亦面临挑战。
标普最新一次下调全球经济预期的研报中,提到的一个原因是——各个区域经济下滑的影响将通过国际贸易、金融市场等渠道相互影响。新冠疫情的第二轮冲击效果将再次影响全球经济。
汇丰全球首席经济学家亨利认为经济复苏速度取决于疫情防控情况。
汇丰银行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珍妮特·亨利在接受第一财经独家专访时表示,预计2020年全球GDP将萎缩4.8%。2021年也难言乐观,根据她的分析,明年全球失业率会继续升高,赤字规模会扩大,各国债务水平也会显著上升。
“很多国家的经济活动,即便在2021年末,也无法恢复至2019年末的水平。”亨利说。
进入五月份以来,尼泊尔的疫情呈现螺旋式上升态势,形势非常严峻。记者认为,这种危机很可能成为一种常态化。而在这种危机常态化的情况下,任何人、任何企业都没办法独善其身,所以当下重中之重是我们应该怎样去认知危机,怎样与危机带来的不确定性共处。
危机带来的既有“危”,也有“机”,2003年非典和2008年金融危机,在巨大的挑战面前,也成就了很多优秀的企业。所以,这次疫情恰恰是给了我们一次重新排队的机会。对此记者建议在尼的中资企业家们:要尽快调整好自己,保持同理心、平常心、积极心和信心,不仅要自己有信心,还要带领我们的团队一起共度危机时刻,企业与企业之间要学会抱团取暖,要更加积极去扩大合作,珍惜市场给我们的机会,结合自身资源,市场发展的现状,找到自己的优势,找到自己的生存以及生长空间。(南亚商报 记者侯志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