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南亚网视(尼泊尔)
你能从这些画作中看出什么?孩子们用一幅画表达内心世界
发布时间:2021-01-15 03:30

编者的话:画由心生,贵在传神。无论是印象派名画还是国画佳作,都表达着画家的感受与追求。本期,就让我们透过一幅幅充满生命力的画作,看看孩子们丰富的内心世界吧。

纸上奏鸣曲

文汇中学初三(1)班 吕品仪

自从两岁多的某个夏日,我挥舞着肉乎乎的小拳头、兴高采烈地拿起水彩笔的那一刻,我就和画画结下了不解之缘。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绘画成为伴我成长的好友。不过它并不是一个安静的朋友,画画的整个过程充满了各种奇妙的声音。

天涯海角 作者 吕品仪

起稿的时候,铅笔摩擦纸面发出的“沙沙”声宛如清风穿过夜间丛林。伴随这声音,一股灵动的韵律顺着铅笔画出的线条,从树干爬到树枝,再注入每一道叶脉,最后从叶尖淌出,滴入一条沐浴月光的小河。

接下来,月落日出,画纸上出现一种特别的顿挫声,那是笔尖只有0.5毫米的针管笔摩擦纸面发出的声音。这声音让人联想到昆虫指挥家挥动手中细小的指挥棒的情景。它表情严肃,却难掩初次登台亮相的激动心情。此刻,我握着针管笔的手指正在轻轻抖动。虽然抖动幅度十分微小,但满桌的画具也能感觉到。因为我们是那么的亲密无间,挨得稍微近一点儿都会引起共振。

然后是橡皮声。橡皮与纸面接触的声音让人想到母亲摩挲女儿发顶的情形。橡皮与画纸就像一对母女。现在,母亲为女儿洗干净嫩嫩的小脸蛋,再整理好戴得有点歪的小红帽,擦净野餐篮,千叮咛万嘱咐,目送她走进充满未知的大森林。

上色前的准备工作,是调色盘与颜料管奏出的打击乐曲。每到这个时候,我都感觉自己像是倾听雨打芭蕉的古人,不同的是,我手中拿着颜料管,可以亲自掌握雨势,创造那“吧嗒吧嗒”声。雨过天晴,彩虹要登场了。上色前,毛笔饱蘸清水时发出“咕嘟咕嘟”的声音,那是毛笔在诉说自己的故事。随后,美丽的色彩点亮洁白的纸,为整幅画带来灵魂。

女娲造了人,而我造了一幅画。我真心觉得我和女娲娘娘一样了不起。我爱画纸上的奏鸣曲,那是我和天地之间的密语。指导教师 孙静

拓碑少年

怀柔三中初二(3)班 刘紫涵

一日闲来无事,翻箱倒柜地找出墨盒,吹去上面的尘土,铺开宣纸,取一支狼毫,提腕作画。然而笔尖在纸上欲行又止,纷繁复杂的事物在心头挥之不去。忽然,手腕不自主地一颤,豆大的墨滴砸在宣纸上,溅出无数小墨点。

漓江春雨 作者 刘紫涵

我心中焦躁不安,便弃了笔,缓缓闭上了眼,让自己陷入黑暗。

这时,脑海中出现一幅江南秋日图景。潺潺溪水从古桥下缓缓流过,被柿子压弯了的树枝呼应着青瓦白墙。墙下,有个少年正在拓碑,举手投足间满是急躁,宣纸坏了一张又一张,动作也越来越不耐烦,最后他把宣纸揉成一团砸在脚边,一屁股坐下。

这时,一个身着淡紫色旗袍的窈窕淑女款款走来,在他肩上拍了拍,轻声说:“干这个不能着急的呀。”眼神里满是笑意,完全没有责怪的神情。她拉着少年的手,帮他把纸铺好,又对他说:“我原来也总弄不好,就是因为心不静,后来我每次心不静的时候,都抬头看看天,看看云,看看溪边的青瓦白墙,慢慢的就感觉整个世界都融在墨里了,也就不躁了。”说完,她就慢慢地走了。

我就像那个少年,心里经常焦躁不安。每当我整理心绪的时候,眼前都会出现这个紫衣女子。她仿佛从我内心深处走来,一点一点为我指引方向。于是我慢慢睁开眼,提笔,落腕。笔尖在宣纸上前进,坚定不移又带着锋芒。指导教师 袁德冰

画出自己的闪电

八一中学国际部高二(3)班 侯若琳

绘画于我,不是技艺的习得,不是业余时的陪伴,更不是获得荣誉的捷径。它是成长的启迪,是终身的引领。

第一次展出个人作品是在澳大利亚,当时我只有五岁,没有接受过专业训练,仅凭对表达的渴望作画。我所在的幼儿园选中了我画的一幅关于春节的作品,评语是“可以看到作者在回顾一年的收获,期待美好的新年。”这正是我想在画中表达的。简短的评语让懵懂的我第一次感受到了绘画的神奇力量——它能沟通全世界。

小学期间,我幸运地得到了北京市少年宫纪东老师的指导。然而学画的过程并不是一路坦途。掌握了越来越多绘画技巧的我,却渐渐迷失了方向。日复一日,除了模仿与重复,我不知道可以画些什么。一次又一次,我的作品被否定——没有感染力。我不明白,为什么我精心描绘的世界无法打动人心?

就在我迷茫之际,纪老师安排我们创作一个有些特别的主题——闪电。看到这个题目,毫无灵感的我忐忑不安,不知可以表达什么。这时,老师笑着对我说:“每个人看到闪电都会联想到不同的事物,你会想到什么呢?”“高尔基的《海燕》。”“那么你就在画闪电前再读一遍《海燕》,然后画出你自己的闪电!”

“画出自己的闪电”,老师的一句话让我茅塞顿开。它让我意识到,随着年龄的增长,我需要重新思考,自己渴望描绘的是怎样的世界?这个世界就像一片大海,我只有像勇敢的海燕那样展开翅膀冲进暴风雨中,才能看清大海的胸襟。带着这个信念,我又如饥似渴地开始了对世界的探索。

在作品中,我分享知识融汇的美丽,表达真善美的力量。终于,我的绘画作品再次得到大家的认可。我知道,征途漫漫,我会无畏艰难,如海燕一样在闪电中高傲地飞翔。指导教师 祝望北

寒梅俏枝头

首钢矿业公司职工子弟学校初三(3)班 吕嘉音

2020年寒假,我本想过完年去几个景点转转,却因为可恶的疫情被锁在了厚厚的防盗门里。就连前阵子买来的“九九消寒图”临摹帖,也被心情不佳的我随手扔进了抽屉。

九九消寒图 作者 吕嘉音

几天之后,更糟糕的事发生了——隔壁住户有人被确诊新冠。起初,我以为是谣言,直到单元楼开始封闭管理,我才不得不相信这是真的。

虽然居委会的叔叔们热心地帮着采买各种食物,但我仍感觉与外界隔离了,仿佛屋内的空气也不再流动。在日复一日的枯燥生活中,我的心蒙上了一层阴影。目光所及之处,全是无趣的、单一的色彩。百无聊赖中,我打开了那张“九九消寒图”。

“九九消寒图”出自明代《帝京景物略》。“日冬至,画素梅一枝,为瓣八十有一,日染一瓣,瓣尽而九九出,则春深矣,曰九九消寒图。”这幅图上有九朵花,每朵花有九片花瓣,每天涂一片花瓣,八十一天后画完这九朵花,春天就回来了。

我随手选了一种红色,用毛笔蘸着颜料粗暴地糊上去。颜料从花中渗了出来,如此一来,本应盛开在枝头的梅花好像摇摇欲坠的残花,死气沉沉的。我的心情更烦躁了。

转机发生在一个清晨。防盗门被“咚咚咚”敲了三下,我跑去开门,门外却没有人,只有地上的一小袋樱桃和一张卡片。卡片上写道:“不要气馁,在疫情面前大家都是战友,只要齐心协力,疫情终会被我们战胜!”我捧着这袋樱桃,闻着那沁人心脾的清香,看着那让人胃口大开的红色。一颗颗新鲜的樱桃就像一张张流着汗的红彤彤的脸,它们好像在告诉我,春天就要来了。

那一天,我又打开“九九消寒图”临摹帖。真是奇怪,明明用的是同一种颜色,这次画出的梅花竟然那样鲜艳,那样朝气蓬勃。或许就因为那颗热腾腾、红彤彤的心吧,一朵美丽的梅花,已经在我心中悄然开放。

指导教师 蔡俭

我思我想

绘画的魅力

京源学校高二(5)班 田露滢

在黑白山水里徜徉,在多彩点滴中遨游,在美好世界里寻觅。寻觅一种精彩,记录一段时光,诉说一份心情。这,就是绘画的魅力所在。

绘画来自于对生活的观察。美术人最幸福的事情就是边走边画,一支笔、一个本足以画尽人间百态。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吴冠英教授始终践行着“行万里路,画万卷图”的信条。据说他一天不画就难受,别人拿手机,他拿画笔,别人看屏幕,他在看生活。他的画作充满人间烟火气,展现出作者丰富的阅历和极强的洞察力。

人们常说,见画如见人。一幅作品可以反映画家对事物的理解以及对美的定义。齐白石老先生的水墨画举世闻名。他的笔墨浓厚又精巧,摆脱了国画传统技法的束缚。他将鲜艳的玫瑰红运用在淡雅清新的传统水墨画中,形成艳而不俗的“红花墨叶”风格,别具一格。齐白石的画风体现出老先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像年轻人一样的创造力。

绘画还是作者个人情感的表达。《呐喊》中那鲜艳的色彩和痛苦的表情,是否引起了你的注意?19世纪末的一个傍晚,在挪威奥斯陆海峡,蒙克在海边散步。停步眺望时,他看到血红色的云浪在天际翻滚。刹那间,蒙克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恐惧。于是,《呐喊》诞生了。画中的主人公面色蜡黄,头部如同骷髅,全身扭曲,似乎在痛苦地颤抖。这幅作品把蒙克对家族衰亡的焦虑和对生命将逝的恐惧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看后令人震撼。

绘画来自于对生活的感悟,它是个性的表达,是心灵的洗礼。年轻的人啊,把那个深藏心底的灵魂释放出来吧,让它随画笔舞蹈,在色彩中飞扬!

坚毅

北大附小石景山学校六(2)班 李卓熹

我从小喜欢画画。在日常学习中,我仔细观察、勤于思考,注意基本功与创造力的练习。不知不觉中,画画由喜欢变成了擅长。

2020年春季,在居家停课不停学的日子里,我参加了人民美术出版社主办的“‘童心点亮星光’抗疫美术作品义卖”活动。为寻找创作灵感,我翻看了许多新闻图片:有被口罩勒出伤痕的护士阿姨,有穿着厚厚防护服的医生,有顶风冒雨在小区值勤的爷爷奶奶。正当我为大量素材难以选择而困扰的时候,钟南山爷爷的形象浮现在我眼前。疫情初期,当所有人茫然无措的时候,他逆行而上,像一道希望的曙光,给人以无穷的力量。经过与疫情的斗争,他坚定地说,我们有信心控制住它!那铿锵的话语,那坚毅的神情,不正是我苦苦找寻的吗?

定下创作内容后,我便一门心思扎进了画稿中。我想画一幅素描,然而几次初稿完成后,我总觉得不太满意,是哪里出了问题?要不然就这样吧!正当我打算放弃时,信心、坚毅、中国人……这些词语再次浮现在我眼前,我似乎看到了一位八十多岁的老人不服输的眼神。

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我一定要把钟南山爷爷这种坚毅的眼神画出来!我兴奋于自己的发现,整个屋子瞬间变得安静极了。手中的画笔在纸上“唰唰”地划来划去,时而我又用橡皮在纸上擦来擦去。呼吸声越来越轻,铅笔芯越来越短,人物形象越来越丰满。我似乎不是在绘画,而是在和钟南山爷爷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他仿佛在对我说:孩子,要有信心,只要我们努力,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坚毅 作者 李卓熹

经过连续九天的奋战,作品《坚毅》终于大功告成,喷上定画液,拍照上传到官方微信展示。这幅作品表达了我对所有奋战在抗疫一线工作者的敬佩之情。坚毅是一种精神,是我们战胜困难的法宝。通过参加这次绘画活动,我对绘画有了新的思考,对人生也有了更深的认识。指导教师 黄祥昀

(原标题:画为心声)

来源:北京日报

南亚网视舞台音响灯光宣传片

免责声明:本网站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南亚网络电视观点和立场。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网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已获得点赞0
建议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