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交部8月10日宣布召回中国驻立陶宛大使后,中国大陆学者指出,撤回大使是严重程度很高的行动,这一举动在中国外交上很少见,此前是1995年召回驻美大使。
台湾外交部长吴钊燮此前表示将在立陶宛设立“驻立陶宛台湾代表处”。 (台湾外交部)
台湾外交部长吴钊燮7月宣布,台湾将在立陶宛设立“驻立陶宛台湾代表处”,这将是台湾在欧洲国家与中国邦交国成立第一个以台湾为名的代表处。
中国在8月10日表达不满,除召回驻立陶宛大使,也要求立陶宛召回驻北京大使。
中国媒体《环球时报》8月10日引述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副所长刘作奎说,从外交上看,撤回大使是严重程度很高的一种行动。立陶宛允许民进党政府以台湾名义设立代表处,比此前捷克议员访问台湾还要更严重,中方的反击力度在意料之中。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研究所所长崔洪建说,立陶宛触犯到中国的核心利益,已直接影响到两国关系的政治基础,中方召回大使的举动意在向立方传递“绝不接受”的明确态度。这一举动在中国外交的历史上非常少见,也说明两国关系已遇到严重挫折。
立陶宛外交风暴将起 两岸官方发言相互“警告”
立陶宛对中国召回大使强硬表态 誓言继续发展与台湾互利关系
专注于台海关系的复旦大学教授信强则表示,中方召回驻立陶宛大使的举动除考虑中立双边关系情况外,也有警告其他一些国家“不要错判形势、步立陶宛后尘”的意味,同时也是对美国政府的一次表态。
报道指出,中国上一次召回驻外大使还要追溯到1995年,当时因美国政府允许中华民国总统李登辉访美,大陆方面召回了时任驻美大使李道豫。
微信公众号“新华国际头条”8月10日也发文解读称,立陶宛高度依赖美国提供安全保障,一直走亲美路线,而美国总统拜登(Joe Biden)上台后对中东欧国家有所冷落,立陶宛的行动是向拜登政府“纳投名状”。
文章引述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专家杨博文认为,中东欧国家,尤其是波兰和波罗的海三国视俄罗斯为心腹大患,依赖美国提供的安全保障。在克里米亚入俄、乌克兰东部持续冲突、白俄罗斯局势动荡等背景下,立陶宛等国愈发担心俄罗斯恢复前苏联时期的势力范围,对美国的安全需求有增无减。
今年5月,立陶宛表示已退出中国与中欧及东欧国家的17+1合作机制,并指这个机制构成中国分裂欧盟的因素。
“新华国际头条”这篇文章则称,立陶宛的政治人物“曲解”此合作机制,并指“立陶宛对中国贸易逆差与其经济结构有关”。
此外,在互相召回大使后,中立关系和中欧关系会朝什么方向发展?有中国学者认为,倘若接下来立陶宛仍不断绝与台湾当局往来,中国和立陶宛的关系就很难出现改善的迹象。而此前立陶宛并未有什么降低分歧的举措,反而试图升级事态,假如这样的行为越来越多,未来不排除两国断交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