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视为新能源车龙头的特斯拉(Tesla)销量大跌。8月10日,乘联会发布的中国汽车销量数据显示,7月,特斯拉中国批发销量达3.2万辆,出口2.4万辆,只有8,621辆留在了中国国内。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今年6月时,特斯拉中国销量为33,155辆,其中出口5,017辆,内销28,138辆。也就是说,特斯拉出口量环比增长385%,而内销量环比下跌了69.36%。
对比数据明显,表面上看,特斯拉在中国的滑铁卢似乎比想象中来得更快些。但果真如此吗?特斯拉开始走下神坛了?
特斯拉内外交困
事实上,特斯拉近几年遭遇两股势力夹击。
近两年来,传统车企和中国造车新势力给特斯拉带来了巨大压力,这两大外部力量不断进阶新能源车领域,蚕食着新能源车市场。
8月2日,中国多家造车新势力发布了7月交付数据,其中理想汽车交付量超越蔚来成为第一名,达到8,589辆。小鹏汽车交付量首次突破8,000辆,达到了8,040辆,排名第二。蔚来汽车交付量为7,931辆,暂居第三位。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特斯拉在华销量大幅下滑,造车新势力7月销量已经接近于特斯拉。事实上,造车新势力市场持续增长,表明市场格局渐渐稳定。据数据显示,今年6月,中国市场上电动车的渗透率达到12%左右,但在上半年的上牌数据中,有3个月造车新势力在电动车中的渗透率已经达到和超过了20%。
更重要的是,造车新势力渗透率还在上升。原因在于特斯拉持续降价带来的市场号召和影响力,以及中国产业链综合竞争力的上升导致总体成本下降,为中国新能源车带来利好。
除此之外,传统车企也进行了“反攻”。在过去的一年中,大众(Volkswagen)已经超越特斯拉,成为欧洲销量最高的电动车品牌。欧洲是全球第二大电动车市场,仅次于中国。而大众目前在欧洲控制着20%至25%的市场份额。
有分析表示,大众在电动车交付量最快将在明年超过特斯拉。瑞银分析师也表示,在未来4年内,特斯拉和大众将成为电动车领域的“领头羊”。很显然,特斯拉不进则退,若要保护好自己的“城池”,抵挡得住传统车企的反攻,特斯拉还应该在其他方面努力。
特斯拉还有杀手锏
近些年来,凭借电池成本的快速下降,特斯拉被业内视作“价格杀手”。多次出其不意的降价,不仅为其带来可观的销量,更是为迅速占领中国市场出了不少力。
为了进一步抢占市场刺激销量,特斯拉还在全方位地把价格打下来。7月30日,特斯拉Model 3再一次降价,标准续航升级版车型价格下调了1.5万元人民币,补贴后起售价为23.59万元,而这已经是特斯拉Model 3入华以来的第5次降价调整。
除了人们对Model 3降价到何种程度满怀好奇之外,特斯拉还有多少降价噱头也引发市场关注。当然,特斯拉也不会让公众失望。近日,有媒体报道称,比亚迪即将于明年第二季度向特斯拉供应刀片电池,配有刀片电池的特斯拉车型已进入C样测试阶段。
尽管双方都对该消息表示“不予置评”,但种种迹象还是指向特斯拉计划推出的更为平价版的全新车型。此前,特斯拉中国总裁朱晓彤在接受采访时透露,称特斯拉正在研发一款面向大众市场的车型,预计起售价在人民币16万元左右。
向左走还是向右走 争议不停
近几年来,围绕特斯拉是一直高居新能源车霸主地位还是正在走下坡路的争议没有停止,看多特斯拉的人认为,美国总统拜登(Joe Biden)最新出台了多项扶持新能源车的政策,再次强调美国制造的重要性,而这些都是特斯拉优势所在,因为无论在盈利和资本配置方面,特斯拉均处于领先地位。
评级机构也增持特斯拉。在最新一份报告中,投行杰富瑞(Jefferies)上调特斯拉股票评级,认为该股票未来12个月仍有20%的增长空间。杰富瑞将特斯拉股票评级从“持有”上调至“买入”,并将特斯拉的未来12个月目标股价从700美元上调至850美元。
尽管如此,也有人对特斯拉造车专注力与信心持怀疑态度,尤其特斯拉CEO马斯克(Elon Mask)不务正业投资虚拟货币,利用自己积累起来的多年声望操控币圈并大肆盈利的行为已经被投资者所诟病。另外,马斯克多次发表出其不意的言论以打造自己的“IP”,其特立独行的标签成为追随者专属标记,并被称为“这个时代的乔布斯”。
但往往捧得越高,摔得也越狠。
这在中国市场尤为明显。特斯拉在中国屡屡出现事故,已经令消费者对特斯拉印象大打折扣。尤其是上海女车主维权闹剧更是令其“颜面扫地”。短时间内,特斯拉刹车失灵的新闻接连不断。与沸腾的舆论相比,特斯拉的态度却又相当冷淡,特斯拉由此也被贴上了“傲慢”的标签。
很显然,如果特斯拉不诚恳反思过错,弥补给消费者带来的伤害,并把主要精力转到造车业务上来,做到真正为消费者所想,并在造好车的同时,提升社会责任感。那么,有关特斯拉的争议仍将继续,总有一天争议会变成责备,甚至抛弃。到那时特斯拉也就真到了走下神坛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