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4月11日,美印领导人举行视频会晤,核心的议题是乌克兰局势。
但从媒体报道来看,在印度购买俄罗斯能源这件事上,两位领导人保持了微妙的表面和谐――拜登没有对莫迪提出“要求”,莫迪也未做出承诺。
然而,这样的“要求”,美国此前却不断提给中国。比如,美国白宫发言人普萨基2月24日就表示,现在是包括中国在内的所有国家选择站在历史哪一边的时候。要求中国“选边站”。此后更是在中俄贸易合作等诸多领域发难。
那么,美国为何会如此“双标”?
沉默的“最大民主国”
俄乌危机之后,印度一直保持中立,这让美国颇为尴尬。美国将俄乌危机描述为“民主与专制”之间的博弈,而美国一直忽悠印度为“最大的民主国家”,但在这场博弈中,“最大的民主国家”居然作壁上观,着实是不小的“打脸”。
值得注意的是,在过去一个月,印度趁俄罗斯原油打折大规模抄底。而拜登虽在此前签署法令,要求美国不再从俄罗斯进口石油,但在禁令生效之前,美企却在加速进口俄罗斯原油。在这样的场景之下,拜登政府如何要求其他国家禁止俄罗斯原油?
印度媒体认为,拜登没有能够说服莫迪在俄罗斯问题上跟随美国和北约。事实上,从会后美方披露的信息来看,拜登不但没有说服莫迪,另一个可能发生的情况是,莫迪没有捡起拜登的话茬。
对于俄乌局势问题,莫迪重复了印度之前的立场和观点,提到了布恰镇发生的平民伤亡事件,印度予以“谴责”,但呼吁独立调查。显然,莫迪谴责的是杀害平民这一事情本身,而未将矛头对准俄罗斯。
拜登为何未“严词要求”?
这当然不是拜登想要的结果,但为何拜登没有“严词要求”呢?美方甚至对会谈的内容也是遮遮掩掩。其中的根本原因无外乎,美国缺少“打”和“拉”的资本或者筹码。
从“拉”的角度看,美国解决不了印度的安全关切。印度的防务体系基本靠俄制装备,俄制装备占印度的六七成,由此会带来一个结果:印度没有意愿,更没有能力更换自己的武器系统,即便美国愿向印度出售各类武器,但印度却无过多资源。
而拜登虽愿与莫迪加强防务合作,但做起来很难。美国解决不了印度的安全需求,同时也很难与印度的防务系统兼容。除非美国“重新武装”印度,如此才能把印度拉到美国的阵营,但这样做的成本太高。
从“打”的角度来说,美国现在处于战略收缩和调整周期,将中国视为首要的战略竞争对手,如果施压于印度,无疑会将印度进一步推向俄罗斯一边。
美印防长会晤期间,美国防长奥斯汀不断渲染俄中威胁,但印度并没有接茬。
此外,美国缺少施压印度的手段,美印之间的利益嵌套并不深,加上美国国内庞大的印度裔精英有较大影响力,尤其是在中期选举之年,拜登不敢示强于印度。
美印之间有温差
在俄乌危机问题上,美国和印度基本是各说各话,双方转而谈到了比较宏观的议题,比如防疫、气候变化等。
此外,拜登与莫迪会晤也是为下个月美日澳印四方首脑会晤预热,为什么需要预热呢?因为美印之间有温差。
拜登上台之后将印太战略作为其战略重心,其目标有两个:一个是将印太战略打造为军事、技术、产业同盟体系;二是推动印太战略的扩大以及与北约的对接,在俄乌危机之后,美国重整北约以及西方阵营,将北约进一步东扩至印太是美国的理想战略图景。
要实现以上目标,美国需将印度变成铁杆棋子,但就现在来看,印度显然是美国印太战略的短板。没有印度的参与,印太战略只能是海洋国家的集结,而难以登陆欧亚大陆,所谓的印太战略就是个烂尾工程。北约和印太战略的对接,更无从谈起。
就此去看,美国在俄乌冲突上对中印玩“双标”,不过再次暴露了美国所谓印太战略的虚弱。
撰稿/孙兴杰(吉林大学国际关系研究所副所长、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