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不同印度学者对Quad和“印太战略”的看法分歧巨大。近日,美国《外交事务》杂志刊发的印外长苏杰生之子德鲁瓦(Dhruva Jaishankar)和布鲁金斯学会南亚项目主任坦维·马丹(Tanvi Madan)的文章,就代表一派重要观点:印度应该怂恿美国在“印太地区”更重视军事安全议题,并加大力度围堵中国,而这有助于印度最大化其战略利益——这样,印就可以躲在美军事攻势背后,无须承担超额风险和贡献过多资源,坐享联美遏华的战略红利。这种观点与印国内另一派主流观点对立,这种观点认为:为最大限度保持战略自主,防止在中美战略对抗中沦为炮灰,印不仅应促使Quad和“印太战略”尽量“非军事化”,还应促进其更多聚焦贸易、产业、科技等更易对印产生实际利好的领域。显然,前一种观点更为亲美反华,对华政策也更为强硬,尤其值得关注。为此,南亚研究通讯小组特编译此文,供各位读者参考批判。
图源网络
2017年澳大利亚、印度、日本、美国重启“四方安全对话”(以下简称 Quad)时,许多人都持怀疑、观望态度。毕竟,2008年澳大利亚曾为维护对华关系退出Quad,这使得该机制分崩离析。因此,四国2017年重新聚首能否保持持久团结也仍未可知。
如今五年过去,Quad已历经考验,并取得显著进展。尽管美日两国内政剧变,四国围绕俄乌冲突也出现分歧,但Quad不仅存活下来,反而不断扩大合作范围,如今已涉及关键技术和新兴技术、新冠疫苗、人道主义援助等众多领域。Quad已不是可有可无的边缘机制,反而被拜登政府称为“关乎‘印太地区’重大问题的首要区域组织。”
随着5月24日Quad第二次领导人线下峰会在日本举办,更多重要事项需被提上日程。虽然在科技、医疗、网络安全、气候变化等领域取得实质进展,但为实现Quad最为核心的安全目标,其势必斩获更多战果。迄今为止,Quad并未直接切入安全问题,而是优先处理了一系列与安全并不直接关联的事项,如科技、公共卫生等。这一定程度上正是考虑到印度-太平洋地区(Indo-Pacific,以下简称“印太地区”)其他国家对军事竞争高度敏感。然而,为长远考虑,Quad必须确保自己能够应对区域军事冲突、自然灾害等突发危机,并做好针对能力上限的预期管理。
四国还必须在“印太地区”共同关切的安全问题上展开更多合作。虽然Quad在其他领域已经取得重要进展,但快速崛起的中国要求Quad必须更迅速的采取应对措施。俄乌冲突后,各国意识到类似冲突将来也有可能降临印太地区,因此采取预防措施势在必行,这客观上推高Quad的重要性。
出于对中国对台湾省、印度、东海、南海的意图的深深担忧,Quad确保地区和平与稳定的使命日益艰巨。这表明,现在正是发挥Quad潜力的时候。虽然5月的线下峰会涵盖印太经济框架(the Indo-Pacific Economic Framework,IPEF)等多边经济议题,并涵盖斯里兰卡局势、中国-所罗门协议等区域性动态,但更重要的是,线下峰会也为加快四国安全领域合作提供重要机会。
一、QUAD攻城略地
Quad自2017年重启以来已取得重大进展——在美总统拜登上任短短16个月里,Quad已不再只是个对话机制。曾经,Quad只有较低级别官员参与,也只举办过“一次性”的海军演习。现在,Quad设立了包含领导人、部长、高级官员、行业专家在内的多级别会议,并定期发表诠释共同立场的联合声明。
这些成就在五年前完全无法想象,当时四国官员谈到探索合作以及促成国家领导人的非正式会面时都非常谨慎。频繁会面也有利于四国集团巩固机制:四国领导人2021年3月首次线上会晤,同年9月举行第一次线下领导人峰会——在疫情大流行期间领导人线下会面确实十分罕见。2022年3月,俄乌冲突爆发后,四国领导人再次举行线上会晤,这也开创了围绕全球重大事件线上磋商的先例。
四国还通过拓展一系列议题的正式伙伴关系,增加Quad机制的合作领域。最初,四国通过建立工作小组——即由四国相关机构同级别官员会议演变而来——以处理关键和新兴科技、新冠疫苗、气候变化等问题。成立这三个工作组是全球合作取得重要成就的体现,表明各国意识到政府内部和政府之间亟需协商和配合,而这种工作小组机制又在非正式组织的定期会议与常设正式国际机构间起到桥梁作用。此后,Quad又增设许多此类工作小组,内容覆盖各大领域,包括弹性供应链、区域基础设施建设、 STEM(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研究创新、人道主义和灾难援助、清洁能源、海上安全、网络安全、反恐、太空等。
四国还想通过该机制为整个“印太地区”的诸多政策事项提供解决方案——事实证明,Quad提出的各项倡议在“印太地区”颇受欢迎。设置这些区域性倡议的基础是四国极强的互补性。例如,四国围绕公共卫生雄心倡议——向“印太”域内国家捐赠新冠疫苗,就涉及美国技术、日本资金、印度产能和澳大利亚物流运输能力,这才使倡议具备向柬埔寨、泰国等“印太”国家供应疫苗的能力。
近期,Quad还推出一项旨在为四国加强科技合作和人才储备的STEM(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奖学金。Quad还建立灾难和人道主义援助机制,以更好帮助域内各国政府更快速有效应对突发事件。此外,区域基础设施绘制、绿色航运等前景看好的倡议也都处于发展萌芽期。
尽管Quad建设任重道远,但在安全议题上也确实取得较大进展。四国领导人围绕“中国构成的战略风险”进行密切磋商,讨论“印太地区”海上安全、阿富汗局势、缅甸军事政变,以及朝鲜半岛核问题等区域热点。
四国都为推动安全合作尽了极大努力。2021年9月,四国情治机关首脑聚首“四边战略情报论坛”(Quadrilateral Strategic Intelligence Forum),2022年初四国高级网络安全协调员又在澳大利亚举行会议。马拉巴尔海上军事演习(The Malabar naval exercise)最初旨在提高印美双边海军的 “互操作性”(interoperability),现在已把四国海军囊括在内。而海上反潜演习则邀请四国以外的合作伙伴共同参与,例如加拿大和韩国。为拓展增量军事合作能力,四国还与法国、英国开展非常规军事演习。
虽然严格意义上上述活动不属于Quad合作,但四国过去两年内通过新签协议,大大加强成员间的联系。例如,日澳签署《互惠进入协议》,允许对方在本国领土驻扎军队。再如,印澳已签署临时自由贸易协定,这对印度来说是重大突破,因为印度近年来一直抵触签署自贸协定,标志性事件就是印2019年退出中国领先《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the 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
最引人关注的当属由澳大利亚、英国、美国三国组建的美英澳安全联盟(AUKUS)。该联盟旨在促进交流潜艇核动力驱动技术,并分享其他关键的先进科技。美英澳安全联盟可能造成重大军事和地缘政治影响: 这一联盟不仅扩大澳大利亚军事行动的可能范围,而且也锁定未来几十年内美澳防御技术的密切关系,进一步巩固美澳双边安全关系。
四国彼此间存在多种双边安全安排和机制,包括一年一度的领导人峰会、2+2防长、外长对话、军事参谋人员会谈、海陆空联合军事演习、军事后勤共享协议、多双边联络人体系、情报共享体系,以及关于海上安全、网络安全、反恐、国防技术的多双边对话。
然而,总体而言,Quad在安全合作方面进展缓慢,这要部分归因于Quad不愿激化与印太域内其它国家的关系,尤其是那些担心陷入地区军事竞争的东南亚国家。
二、必须激发QUAD潜力
Quad推进安全合作方面遭遇多重阻力。例如,俄乌冲突暴露四国间仍存严重分歧: 日澳两国对俄谴责、制裁与美国及北约保持步调一致。印度高度依赖俄武器装备,担忧中俄联手,并需从乌克兰撤出数万名印度公民,这使印度对待冲突更为谨慎、中立。然而,俄乌冲突并没有令四国关系持续紧张,反而给四国领导人提供弥合分歧的磋商平台。在2022年3月Quad线上峰会上,四位领导人就俄乌冲突及其对印太地区的影响深入交换看法。
Quad还为四国提供了共同突破地区资源瓶颈和能力制约的平台,且这并不限于澳大利亚、印度、日本。虽然美国在其《国防战略》(National Defense Strategy)和《印太战略》(Indo-Pacific Strategy)等关键战略文件中描绘了富含进攻性的区域计划,但美国政府批准的国防预算增长却十分有限,这引起人们关切美国是否能对“印太地区”投入足额军事能力和军事资源。
美国其他旨在提高对华竞争能力的措施——例如,投资低收入国家发展项目的美国国际开发金融公司(the U.S.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Finance Corporation,是美国政府成立的独立援外机构)——在“印太地区”的实施规模小于最初设想。此外,美国对印太域内国家的军援力度也十分有限,因为中东、拉美,以及最新加入的乌克兰已占据美国大部分军援份额。这加大了四国进一步共担责任的必要性,当前的美国已无法独自肩负“印太地区”的安全责任。
能否克服上述困难,对Quad至关重要,因为Quad的持久性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其兑现承诺的能力。Quad必须证明其自身的有效性,这既要向其成员国表明其发挥的作用,又要向国际社会表明其有能力解决区域性问题。
如果Quad无法持续做实,印太域内国家除了接受中国的领导外,将别无选择。中国主张必须阻止美“印太战略”扩张,因为Quad和美英澳安全联盟(AUKUS)等机制扩散,与北约(NATO)在欧洲东向扩张极其相似。然而,Quad其实展现出基于松散联盟和更强多边协调的责任分担机制,目标有力维护印太安全与稳定。简言之,Quad致力于为印太域内国家提供更多选择,而非强迫它们选边站队。
三、QUAD未来路在何方?
未来几个月,Quad必须聚焦巩固和实施既有计划,并与其他志同道合伙伴和组织扩大接触。Quad不需要招揽新成员共同实现其目标,相反它需要赋能其他国家根据自身需求与能力参与Quad活动,以共同增进区域安全和韧性。
为应对快速变化的全球局势,四国必须更加灵活变通,密切合作。如高传染性新冠变异病毒,以及更加复杂严峻的监管困局要求Quad将其全球疫苗计划聚焦于特定国家,并选择特定疫苗推进接种计划。
Quad也必须思考,当前国际危机对其优先事项顺序的深刻影响。例如,中国抗疫政策和俄乌冲突对能源、化肥、粮食供应的限制使全球供应链趋于紧张,使各国担忧全球供应链过于集中导致的经济脆弱。全球供应链连续动荡突显Quad的重要性,而Quad努力维持供应链稳定对四国的经济和战略关系势必产生长远影响。
Quad还应致力于深化安全合作。印太域内其他国家可能对Quad安全合作心怀芥蒂,认为美日印澳开展更紧密的合作势必加剧域内紧张。但是,如果Quad无法在安全合作方面取得进展,四国就不能有效提升亚太地区整体安全稳定水平,包括威慑、航行自由、能力建设、安全援助,以及应对自然灾害或非法捕捞等挑战。
此外,Quad自身也要做好应对紧迫挑战准备,在涉华问题上尤其如从。中国与所罗门群岛签订安全协议使中国有可能在靠近澳大利亚和美国领土的地方建立海军基地,并会扩大其在印太地区影响力。而这恐怕只是其在“印太地区”扩张影响力计划的一角,而这种谋划早在2017年Quad重启前就已产生。
四国应在海上安全等领域加快双边合作。Quad推进海上安全合作领域可能受诸多因素影响,需要通过卫星、侦察机、无人机、潜艇传感器等提高对海洋的认识,并据此建立信息和情报网络。对此,Quad有能力取得重大进展,并重新进行自我定位,以免发生海上危机时措手不及。
想要增强区域安全合作,四国还需通过海上相互服务、再补给、海上供应等扩大各自军事行动范围,优化安排船舶修理,更好利用海上巡逻机和直升机等通用设备。Quad还应通过加强信息共享、行动协调、海岸警卫队合作,更好共同应对非法捕捞、海盗、毒品走私、核扩散等非传统安全威胁。
Quad的安全合作还应该扩展到海洋之外。尽管Quad设立涵盖外交部、国家安全委员会、武装部队的正式正式对话,但它必须积极在各国文职防务官员之间建立联系,这将非常有利于加强信任和合作。对于Quad而言,讨论“印太地区”潜在危机也尤为重要,提前展现成员们对彼此的期望。四国应建立危机管理机制和快速反应机构,并制定应急计划、参与军事演习。
对Quad而言,制定有效战略应对印太地区的胁迫和敌对活动十分重要。Quad还应紧密协调,以加大对域内较弱小国家的军事援助,减轻他们国防负担,从而增强区域战略韧性与安全,以及这些国家自身独立自主的能力。最后,Quad应加强接触英、法等欧洲伙伴,以及加拿大、印度尼西亚、新西兰、菲律宾、韩国、新加坡、越南等其它伙伴,为更广泛的国际合作奠定基础。
Quad现在不是,未来也不会成为安全联盟。与北约不同,Quad不是又互相安全承诺和共享资源构成的国家集团。然而,在日益严重的全球危机背景下,Quad也正积极寻求多双边合作与协调。而面对中国在整个“印太地区”日益显著的军事存在感和日渐上升的行动自信,如果Quad想要在未来几年内维持自身和印太地区整体稳定,就必须制定更强有力的安全议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