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妙应寺,大家可能还得愣一下,但说白塔寺 ,老北京人几乎无人不知。
自辽代兴修以来,这座位于阜成门内大街的白塔寺,见证了北京城建都近900年来的风风雨雨。
现今的白塔寺是辽代的遗址,元代的白塔,明代的格局,清代的建筑。寺中白塔,是北京城唯一保存完整的元代建筑,比故宫还早了100多年,参观门票20元,尼泊尔人免票。
作为北京内城西部的地标建筑,它的传说与故事伴随了一代又一代北京人的成长。
在900多年前的辽寿昌二年,即1096年,便在妙应寺所在的位置建起了佛塔,后来毁于战火。到了至元八年,也就是1271年,忽必烈敕令在辽塔遗址的基础上重新建造一座喇嘛塔。
建塔的任务交给了在元朝做官的尼泊尔建筑师阿尼哥。
白塔寺内阿尼哥雕像
在阿尼哥的主持下,经过八年的设计和施工,1279年白塔终于建好。随后忽必烈又下令以塔为中心兴建一座大圣寿万安寺 。这座寺院的面积有多大呢?兴建时命人以塔为中心,向四周各射一箭,来界定寺址,最终面积达到16万平方米。
遗憾的是1368年6月15日,大圣寿万安寺遭雷击起火,除白塔以外,全部建筑均被烧毁。
明宣德八年(公元1433年),明宣宗敕命维修白塔。1457年寺庙进行重建,建成后更名为妙应寺,面积1.3万平方米,仅为元代所建佛寺的中部狭长地带。这基本就是今天看到的妙应寺的建筑格局了。
明清及民国时期,寺院又进行过多次维修,康熙和乾隆都有御笔亲题的重修碑文。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曾冲入妙应寺将法器、供器等席卷而去。
清代中后期,僧人们将配殿和空地出租,并逐渐演变为北京城的著名庙会之一,每到逢年过节,这里就热闹非凡,以至在北京民间,形成了“八月八,走白塔”的习俗。
1961年,国务院宣布“妙应寺白塔”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白塔总高51米,相当于17层楼的高度,砖石结构,造型优美大气。白塔下部为三层方形折角须弥座,向上自然过渡到圆形塔身,上半部的圆锥形“长脖子”有13节,顶上花纹铜盘的周围悬挂了36个小铜钟。
提起白塔的修缮,还有一个流传许久的传说。谁也说不清是明代还是清代,有一年北京地震,塔身被震裂了,塔下的居民很害怕,万一哪天有一半掉下来,老百姓的生命可就堪忧了。
就在这个时候,白塔寺附近出现一位锔缸老人。锔缸就是把开裂的水缸用锔子修复,就像给水缸钉上一个订书钉。
这位锔缸老人总在附近胡同里转悠,有人问锔缸不锔?老人说不锔,只锔大家伙...有人就开玩笑说,你看那白塔算是大家伙吧,你把它锔上得了。
第二天早起天光大亮,大家一如既往出来,该干活的干活,该泡茶馆的泡茶馆。
几位聊天大爷突然看到白塔,大吃一惊,昨天这大白塔上还一大裂缝,怎么今天好了?而且修复如初,只看得出来白塔的塔身上套了三个大铁锔子,给这塔勒上了,这样的话就不用害怕塔裂之后掉下来砸着民房了。
大家瞠目结舌,这谁呀?把这大白塔愣给锔上了?可也奇怪,打这起,那个每天在胡同里吆喝“锔大家伙,锔大家伙”的老爷子就再也没有出现过。
后来传闻说,一定是这老头给锔上的,更有甚者说,这老头不是一般人,一定是鲁班爷显圣转世,给锔的大白塔,从此鲁班锔白塔的故事就流传开了。
塔身上的七道铁锔子
这只是一个人们想象的传说故事,不过在塔身上确实有七道铁锔子,那都是历代修缮的时候加上去的。
1978年7月中国国家文物局对白塔进行了全面修复,在修复过程中,在白塔顶部发现了许多文物,如经文和盒子。据考证,这些物品是清朝乾隆十八年(1753年)的文物。
其中包括乾隆皇帝手写的《心经》,藏文《尊圣咒》的副本;三尊青铜佛像,每尊高20厘米;各朝各代的银钱四瓶;一尊完整的红木观音雕像,雕像下面有一个小圆碗,里面有33件圣物;精雕细琢的红金小舍利寿佛一尊,长五厘米,全身镶嵌红宝石四十余颗;一套五面佛冠和锦缎袈裟,装饰有一千多颗珍珠、珊瑚珠、檀香珠和红宝石。
1997年北京市政府提出“打开山门,亮出白塔”的口号,拆除市场,重建大门和寺庙建筑。
最近一次修缮是2010年历经5年的大修。整个塔身鼓起的外皮都被铲掉,按照传统工艺,重新抹灰。那七道著名的铁锔子也被卸下,除锈后重新安装。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历经多次修缮,但白塔贮藏佛宝的地宫几百年来从没有被动过。
近年来,随着“白塔再生计划”的探索和实施,白塔下的胡同进行了改造。
虽然曾经繁华的庙会早已被遗忘,但已经有700多年历史的白塔依然屹立不倒,是中国和尼泊尔的光辉遗产,是中尼世代友好的象征。(完)
(责任编辑:刘美玉 审核:罗蒙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