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亚网视加德满都5月23日讯 据参考消息网报道,西班牙《世界报》网站近日发表题为《毕加索:50年后仍然保持着绘画的王位》的文章,作者是安东尼奥·卢卡斯。全文摘编如下:
巴勃罗·毕加索已经去世50年了,依然没有人能夺走他作为当代艺术王者的地位。毕加索继续主宰着一场场绘画盛宴和狂欢。无数外力试图让他偏离自己的轨道,但他的作品却以一种不可战胜的力量誓死抵抗。博物馆渴望毕加索,私人收藏家以拥有其作品为荣,拍卖会上依然拍出天价,毕加索的名字妇孺皆知。在所有的画家中,他仍然最受追捧。他生前的生活也十分丰富优渥。不仅因为他拥有华美的庄园,还因为他身为最伟大的收藏家。英国评论家、作家和画家约翰·伯杰在《毕加索成功与失败》一书中称,1965年他拥有100件自己各个时期的作品。仅这些收藏品就已是一笔不可估量的财富了。1973年4月8日,他在法国穆然的家中去世,享年91岁。去世前他是历史上最富有的艺术家。
一往无前
在他生活的那个时代,毕加索也是最具争议性的人。他让所有人震惊,也让所有人充满期待。他是拥有一颗早熟且永不满足的野心的天才。1881年,毕加索出生在西班牙马拉加,在拉科鲁尼亚度过童年,在巴塞罗那度过激情四溢的青春,又在马德里生活一段时间,后来在巴黎和法国南部经历创作高潮期。他运用一切可以获取的手段,创作出无可匹敌的前卫作品。
1904年,毕加索搬进巴黎蒙马特区一栋破旧的建筑,于是一场伟大的冒险就此开启。那里是艺术家的聚集地。毕加索刚刚经历了“蓝色时期”和“粉红色时期”,已经名声在外。当他于1906年在那里完成《阿维尼翁少女》,借此画作开创了绘画历史的先河——这幅画是第一幅立体主义作品。诗人马克斯·雅各布在第一次看到这幅画时说,它是“绘画的中心实验室”。当毕加索把这幅画给法国立体派大师乔治·布拉克看时,后者惊恐地宣称:“观赏这幅画就像在啜饮汽油。”他在那幅画中展示了艺术界前所未见的内容。毕加索以这样一种方式推动了艺术的发展,让其他人无路可退,而他却一往无前。
很快巴黎的艺术经销商开始购买他的作品,其中以丹尼尔-亨利·卡恩维勒为首。1909年,毕加索搬进一栋宽敞的公寓。矛盾伴随着他的一生,孤独也是如此。毕加索不是一个有社会使命感的艺术家,而是一个惯于把他人纳入自己管辖范围的人,但这些人必须在某种程度上对他的艺术发挥重要作用,例如诗人、摄影家甚至斗牛士。他不会给予任何人优先权,而他的创作高潮期也就此开始了。
驰骋四方
时代的列车轰轰烈烈向前,而毕加索在没有旅伴的情况下驰骋四方。对他来说,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绘画,其他一切都不重要。如果他曾经加入任何一个正在发展的艺术流派,最终总是能够牵着所有人的鼻子朝着相反的方向奔驰。他捡起立体主义,然后把它关起来;他走近超现实主义,却感到厌烦,因为他对现实主义的体验更多的是诗意,而不是画意。他一生都记得母亲的那句话,也在回忆录中转述了这句话:“我小的时候,她经常对我说:如果你是名士兵,你将成为将军;如果你是名牧师,你将成为教皇。但我决定成为一名画家,于是我就成了毕加索。”
毕加索在一生中树起几座里程碑。1910年代是丑闻和立体主义的时代。1920年代的特征是古典主义和资产阶级艺术尝试。1930年代,他创作了《格尔尼卡》(1937年),并在1936年至1939年期间担任普拉多博物馆馆长。作为一个坚定的反佛朗哥主义者,他在1934年后就没有再返回西班牙。1940年代,他经历了纳粹对巴黎的占领,但没有太大的风险。他还加入了法国共产党。达利曾说:“毕加索是西班牙人;我也是。毕加索是个天才;我也是。毕加索世界闻名;我也是。毕加索是一个共产主义者;我也是。”1950年代,他在法国南部永久定居,没有再回到巴黎。1960年代,他已经飞升为一个很少有人能接触到的神。最终他于1970年代去世。
从那时起,毕加索的名字就一直被谜团、热情、责备、报复,甚至是对一种永无休止的艺术暴虐的厌倦所包围。这位艺术家的个性也给他的艺术投下了阴影。在生命中的90年里,他与8个女人纠缠在一起。由于毕加索贪婪的个性,至少有6个与他关系密切的人最终选择自杀,其中包括他的一个儿子和一个孙子。而他的最后一位妻子也在他去世后自杀。因为在毕加索身边只能有毕加索。
尽管如此,时至今日毕加索仍然是艺术核心的核心人物。在他的肉体消失半个世纪后,他的精神还伫立在那里,坚不可摧且仍在不断蜕变。他在受人敬仰的同时也被人唾弃。这就是毕加索。(完)
(责任编辑:刘美玉 审核:罗蒙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