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亚网视加德满都6月1日讯 据参考消息网报道,科学家称半数生育问题与男性有关,一个研究项目强调通过多种方式保护生育能力。
报道称,近几十年来,男性生育能力大幅下降,最新研究把焦点放在了预防的重要性上。
如果一对夫妇难以生育子女,一个常见的误区是认为女方有生育问题。然而,匈牙利泽梅尔魏斯医科大学泌尿科男性中心主任、副教授若尔特·科帕指出,半数病例其实与男方有关。
如果更多男性知道这一比例,他们或许会在准备要孩子的时候更关注自身健康——尤其是精子健康。
DNA碎片化的元凶
科帕及其同事近日在网络杂志《生殖生物学和内分泌学》上发表论文,探讨了影响精子健康的各种因素。
科研团队收集了全球190项研究的数据,涉及122658名30至35岁的男子,对这些数据进行了分析。科研人员由此确定了最有可能损害男性精子质量的生活方式和身体状况。
主要负面因素包括:吸烟、糖尿病、睾丸肿瘤、污染(比如即使间接吸入车辆尾气也能引起氧化应激和炎症,从而伤害精子)、精索静脉曲张(阴囊里的静脉发生曲张,影响精子生成)以及衰老。
科帕表示,所有这些因素都会导致精子的DNA发生碎片化,从而影响受精与怀孕的成功率以及胚胎健康。
科帕指出,即使受精成功,但如果胚胎得到的遗传物质受损,受孕成功率同样会受到影响,可能导致妊娠终止或流产。
举例来讲,吸烟会使精子DNA碎片率平均增加9.19%。
精索静脉曲张更具威胁性,能使碎片率增加13.62%。肿瘤能够增加11.3%。
有一项研究考察了在繁忙路口执行公务的交警,发现空气污染或者有害化学物质会导致精子DNA碎片率增加9.68%。
科帕认为,把上述所有因素综合起来看,如果碎片率低于25%可以被认为还不错。碎片率超过25%的话,自然受孕的几率就会降低。
科帕说:“如果碎片率超过50%,体外受精的成功率也会降低。”
年龄:无法回避的因素
虽然男性可以通过改变生活方式或者医疗干预(比如治疗精索静脉曲张)来降低许多风险因素,但年龄却是任何人都无法回避的。随着年龄的增长,感受到影响越来越大的不只是女性。
科帕说:“我们发现,DNA碎片率会在50岁以后大幅增加——激增12.58%。”相比之下,30至40岁人群的DNA碎片率为4.32%,40至50岁人群的DNA碎片率为5.45%。
从过去的研究来看,科帕及其同事原本预计精子质量会在40岁后加速恶化,但此次研究显示,这种情况要到50岁以后才会出现。
虽然这一发现带来了希望,但是科帕强调说,人们不应该由此认为男性只要没到50岁就可以安安稳稳要孩子。
论文主要撰稿人奥妮特·绍博表示认同,说:“其他重要指标可能随着年龄增长而恶化。”
不良生活习惯的影响会伴随时间不断累积,所以年龄越大可能意味着不良习惯越根深蒂固,或者持续了更长时间,造成了更大伤害。
鉴于目前的趋势是生孩子越来越晚,一对情侣可能需要考虑到,诸如糖尿病之类那些“通常不会出现在中青年身上的”的疾病有可能妨碍自己在年纪较大时怀上孩子。
“医疗评估应该从男性开始”
香港泌尿科医生安德鲁·叶(音)同样认为,生孩子太晚可能带来风险。那些不着急要孩子的人可能发现自己有了生育问题但为时已晚。
叶医生表示,这个问题在香港更为复杂,因为很少有男性考虑接受婚前检查(只有大约25%)。这可能是因为他们没有想过生育问题会跟自己有关。
叶医生指出,香港男性不育的常见原因与此次研究确定的因素大致相同。
他说:“多数患者会抱怨工作时间太长、缺乏休息、缺乏锻炼。许多人抽烟喝酒,生活方式不健康。这些都是在大城市生活的问题。”
科帕表示,如果有夫妻遇到生育问题(每6对夫妻当中就有1对存在问题),两个人都应该去看医生,而且“医疗评估应该从男性开始”。
这种方法有助于引导妇科医生判断女方是否需要接受更具侵入性的检查。
科帕认为,男性应当知晓上述生育风险,这些信息应该成为在校青少年性教育的内容之一。“由于生殖健康与总体健康状况有很强的关联性,所以医生无论是哪个专业的,都应该在每次接诊时强调要尽量降低可变危险因素的重要性。”
绍博补充说道,如果男性能够通过更健康的生活方式降低DNA受损的风险,那么从长远来看,这种做法能够最终提高生育计划的成功率,并降低相关成本。
报道称,安德鲁·叶认为,好消息是,男性一旦意识到自己存在生育问题并听从医生的建议,“精子质量和数量得到提升的几率就会比较高”。(完)
(责任编辑:刘美玉 审核:罗蒙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