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南亚网视(尼泊尔)
钻进“地下城”,打开别样夏日
责任编辑:南亚网视 刘美玉
发布时间:2023-07-26 13:15

9d723ad6a993b1dea7e0d6d73fddf653u5

南亚网视加德满都7月26日讯 据环球时报报道,热浪席卷,在空调房里听蝉鸣之外,我们还能到哪里享受夏日?一些散落在各国的“地下城”为大家推开“新世界”的大门,购物城、采石场、水宫,都是可以是纳凉避暑的好去处。逛商店、品美食、看展,甚至举办婚礼,你还能想到什么?我们一起来看看。

蒙特利尔地下城有120多个出入口

随着厄尔尼诺现象的到来,号称“加拿大气候最好城市”的温哥华也让人感到酷热难耐,东部城市蒙特利尔更是宛如蒸笼。“知道吗?一到周末我们全家就泡在地下城(如图)避暑。”《环球时报》记者在蒙特利尔的朋友找到了躲太阳的好去处。

这个几乎遍及市中心地下的蒙特利尔地下城也被称为“都市快运网络”(RESO),有400万平方米大,是全世界最大的地下购物休闲中心之一。记者第一次游览地下城是误打误撞进来的,当时初到蒙特利尔,对当地不太熟悉,只记得走着走着,眼前出现一个深蓝色和浅蓝色相间的RESO标志,其中O的圆圈中心点缀着一个向下的箭头,顺着箭头往下走,记者就摸进了地下城。因为没有制定计划,只逛了差不多一个半小时,这也是蒙特利尔旅游手册推荐的最短游览时间,他们的建议是“一个半小时到3个小时领略地下城之美”,当然,人们如果愿意,可以在地下城从早玩到晚。

有人说,蒙特利尔全城12%的商店开在了这里——城内入驻了2000多家商店,此外,这里还有博物馆、酒店、餐厅……地下城有7个地铁站、两个城际火车站和1个公交总站,人们可以不露天换乘。因为盖伊费儒综合大楼的进驻,蒙特利尔的新移民还可以在地下一站式办理“落地”手续,记者认识的新移民朋友开玩笑说:“还没见到蒙特利尔的太阳,手续就办完了。”人们不必担心找不到地下城的入口,RESO有120多个出入口,地铁站、商城、银行大厦、写字楼……几乎在所有市中心地标建筑或利用率较高建筑的负一层往下,都能看到RESO标志。

后来记者还从当地人口中了解到一件有趣的事情,这座地下城建设的初衷竟然是为了“保暖”。因为地理位置的原因,蒙特利尔冬季漫长而干冷,气温动辄低于零下15摄氏度,不仅游客在冬季对蒙特利尔望而却步,城市居民一年差不多一半时间也待在家里开暖气,不愿逛街、购物、休闲消费,城市因此变得沉闷乏味,商业、经济、就业也“死气沉沉”。1954年,时任蒙特利尔市长德拉波规划出一张地下城市蓝图——同步建设庞大的地铁网和同样庞大的地下商业、艺术、都市活动系统,将原本平面的蒙特利尔市变成世界上最“立体”的一座都市。如今,这座地下城魅力难挡,在21世纪气候变暖的热浪中,适时地扮演起“避暑胜地”的角色。

日本复活采石场,夏日婚礼超炫酷

除了酒店和教堂,你还能想到其他举办婚礼的场所吗?日本有一处“地下殿堂”,已经成为日本举办夏日婚礼的最佳选项之一。

位于栃木县宇都宫市的大谷资料馆原本是废弃的采石场,占地面积约2万平方米,最深处约为地下60米。如今采石场焕发新生,因内部环境神秘、壮观成为打卡圣地。地下婚礼听起来就标新立异,在这里办仪式的新人都兴奋不已。

大谷资料馆内的会场每天可以承接一对新人的婚礼。冷加酷,是人们对这里的第一印象,不同于一般的酒店、教堂,会场的挑高有数十米,会场尽头的石壁上方有一处通往外界的裂口,白日里,日光照射进来,宛如来自天界的光束。举行西式婚礼时,会场地面会摆放数百支蜡烛点燃,以烛光为光源。火苗跳动,光影也随之在石壁上起舞,整个空间的神秘感瞬时拉满。如果选择日式传统婚礼(如图),室内四角的大灯便会将现场照得极其明亮,让人甚感庄严。日光倾泻进来的石壁前,还会摆放巨大的日式插花,烘托圣洁氛围。当然,新人还可以选择风格轻松的好友聚会婚礼,石壁的硬朗搭配婚礼的温柔,这样的反差吸引了很多年轻人。

馆长大久保表示,大谷资料馆不仅适合举办婚礼,还非常适合约会。因为采石场最大的特色就是“透心凉”,这里温度常年在8摄氏度上下——“执子之手”既是浪漫的表达,更是取暖的刚需,情侣们会很自然地实现“亲密接触”。

采石场原来开采的大谷石是日本的一种石材,属于轻质凝灰岩,多产自宇都宫市西北部的大谷町。其特点是质量轻、空洞多、硬度不高。采石场于1919年投入使用,二战后曾被政府当作米仓使用。1979年,大谷资料馆在采石场的基础上建立,馆内常年展出有关大谷石的知识及其开采历史。

得益于影视作品在这里取景,人们开始在这里拍摄“古墓丽影”风照片,加上栃木县旅游观光部门的大力推广,现在,这处“复活”的采石场已经走红,除了举办常规展览外,资料馆还会承办美术展、插花展、音乐会、舞蹈表演等文化活动。不少汽车厂家也看中了它的地下异世界画风,选择在这里举办商业活动。

伊斯坦布尔地下水宫藏着古罗马辉煌

夏日炎炎,《环球时报》记者躲到了伊斯坦布尔的地下水宫,偷得一日凉爽惬意。

耶莱巴坦地下水宫原为拜占庭时期的蓄水池,现在也被当地人称为“沉没的宫殿”,是每位造访土耳其的游客值得专程前往的一站。水宫地处原圣索菲亚大教堂(2020年土耳其将其改成清真寺)西侧约150米处,地表入口并不起眼,但通常有游客在此排队,稍加留意便不会错过。沿着50余级向下延伸的石阶步入地下,从室外30多摄氏度的高温逐渐过渡到水宫内的20摄氏度左右,就像是进了空调房,记者顿感暑气全消。

随之映入记者眼帘的是336根用于支撑拱顶的大理石柱,这些石柱每根高9米,以4.8米间距按12排28列的阵型整齐矗立,石柱底部设置了暖色灯照明,琥珀色的灯光沿着柱体向拱顶铺展,又在水面留下摇曳倒影。顺着景区修建的通往深处的步道漫步,在林立石柱间穿行,光影交织下宏伟又神秘的氛围令人仿佛置身异世界。水宫内湿度较大,偶尔拱顶上凝结的水珠滴落在头顶,又猛地把人拉回现实。

修建地下水宫的石柱取自多种古罗马建筑的弃材,柱头形态各不相同,其中两处格外引人关注,一处是因表面刻有泪滴纹路而得名的“泪柱”,柱上有一小洞,当地人传说只要将拇指伸入洞中,张开手掌贴住石柱旋转一周,便可实现愿望。另一处是步道终点处的两颗“蛇发女妖美杜莎”头像,这两颗头像分别以侧倒、颠倒的方向被“镇压”在石柱下,据说是兴建水宫时,设计师害怕与“美杜莎”对视后变成石头,才将头像翻转置于石柱底部(如图)。

据考古专家考证,耶莱巴坦地下水宫建于拜占庭皇帝查士丁尼一世在位时期,最大蓄水量达10万吨左右,平日主要作为宫廷水源,战争时期作为应急储备使用,约可满足当时君士坦丁堡全城人口一个月所需。据不完全统计,伊斯坦布尔地下建有近百个古代蓄水池,耶莱巴坦地下水宫是现存最大的一个。

随着耶莱巴坦地下水宫的国际知名度不断提高,当地文旅部门正不断发掘其在旅游领域之外的新价值。水宫宏伟神秘的氛围屡次得到文艺创作者的青睐,悬疑小说作家丹·布朗将作品《地狱》的故事发生地之一设定于此,《特务迷城》《但丁密码》等电影在此取景拍摄。此外,地下水宫内也时常举办现代雕塑艺术展、古典音乐会等活动,在灯光和氛围的加持下,艺术爱好者收获了独特的视听体验。(完)

(责任编辑:刘美玉 审核:罗蒙山)

南亚网视舞台音响灯光宣传片

免责声明:本网站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南亚网络电视观点和立场。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网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已获得点赞0
建议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