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南亚网视(尼泊尔)
东西问·北京文化论坛丨马场公彦:稻作文化何以成为中日两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责任编辑:南亚网视 刘美玉
发布时间:2023-09-17 09:31

4773741c8e7744cc8cb18ad7cbc85298

中新社北京9月16日电 题:稻作文化何以成中日文化重要组成部分?

——专访北京外国语大学日籍专家马场公彦

作者 朱晨曦 苏婧欣

稻,是人类最早驯化和栽培的粮食作物之一,全世界约一半人口以稻米为主食。“百谷自生,冬夏播琴”,这是《山海经》中对稻的最早记载。中国在世界上最早种植并食用稻米。稻作农业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稻作文化深深融入中华文明的血液。

中日学者普遍认为,日本的水稻是由中国东传而来。水稻经由怎样的路径到达日本?水稻的到来给当时的日本带来了怎样的变化?中日稻作文化交流给两国交往带来何种启示?围绕上述问题,参加2023北京文化论坛的日本岩波书店前总编辑、北京外国语大学日语学院、北京日本学研究中心副教授马场公彦接受中新社“东西问”专访。

上图,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一处农田里的水稻。许昌亮 摄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记者:中日学者普遍认为,日本的水稻是由中国东传而来,它大概发生在什么年代?水稻经由怎样的路径到达日本?水稻的到来给当时的日本带来了怎样的变化?

马场公彦:正如你所说,考古学、人类文化学和农业学的调查与研究普遍认为,水稻的原始品种起源于印度或中国云南,后来从中国,特别是从浙江和江苏沿海地区传入日本,水稻栽培技术则主要从长江下游地区传入日本。对于稻作技术传入日本的时间,学界目前有几种说法。可能在弥生时代的公元前3世纪左右,日本九州地区已普遍进行稻作。当时日本从以狩猎、采集和捕鱼为主要生产活动的绳文时代,进入了以农业为主要生产活动的弥生时代,而水稻栽培技术的传入则是这一生产方式转变的催化剂。最近的研究发现,日本九州地区的绳文晚期遗址中有灌溉设施的痕迹,也就是说,水田耕作技术并非始于弥生时代。目前流行的说法是,稻作技术是在绳文时代晚期和弥生时代早期传入日本的。

关于水稻如何抵达日本,学界目前尚无定论。现时有三种说法:第一种是水稻经朝鲜半岛到达日本北九州地区;第二种是水稻直接从中国传入九州地区;第三种是水稻经海路到达冲绳,然后再到达九州地区。在目前的研究中,第一种理论得到了较为广泛的认可,因为研究发现朝鲜半岛的稻田遗迹与九州地区的稻田遗迹相似。

水稻的传入给当时的日本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社会变革,它使日本转入农业社会和定居社会,日本人开始过上集体劳作的生活,家庭、亲属、村落的概念随之出现,部落、国家等政治制度出现,人口、产业和社会制度都发生了变化。

a970b7263d6f438abfc3d3e9f6836e11

江苏省昆山市三联村双娄里稻田,农民驾驶植保机为水稻喷农药。袁新宇 摄

中新社记者:稻作文化是与稻作农业相伴出现的有关衣食住行的风俗文化,年糕文化便是稻作文化之一。中日两国都有年糕,它们在制作方法、食用方式、食用场合上有哪些异同?

马场公彦:年糕是用谷物研磨和揉捏而成的食物,有许多不同类型。食用年糕作为一种农业仪式,是人类水稻种植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中国云南的年糕文化非常繁荣。日本寿司一开始是用发酵大米做成的食物,据说其原型就在云南。关于食用场合,日本人会在入学、成年、结婚等喜庆场合或传统节日食用年糕。中国也有在节日吃年糕的传统,但庆祝的内容有所不同。所谓传统节日,其实是由农业文化和气候决定的,而日中两国有着相同的季节感,所以庆祝传统节日的时间并无太大区别,但庆祝活动略有不同,所吃食物也不相同。

87db50ecb3b042988230a7699bdbf31b

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千金镇朝阳村,村民们加工年糕。陆志鹏 摄

中新社记者:除年糕文化以外,中日两国在稻作文化上还有哪些相似之处?这种相似的风俗文化得以形成的深层原因是什么?

马场公彦:收获时节的劳动歌曲、民间故事和传说等都是稻作文化的内容,农民是这种农耕文化的传承者。中国云南少数民族的男女对唱传统,在日本《万叶集》中也有出现,这是日中两国在稻作文化艺术性上的共通点。之所以日中两国会形成相似的稻作文化,是因为农业的产业形式决定了人的生活方式,而农业本身是劳动力集中型产业,必然带来人的聚集,从而产生家庭、村落。只不过,日本村落是由血缘和地缘两种关系结合而来,而中国村落基本上是以血缘和宗族联系起来的。所以即使同属农业社会,日本和中国的社会建设原则和宗教体系也不尽相同。

中新社记者:中日两国多次开展以稻作文化为主题的论坛、交流活动,在您看来,稻作文化如何拉近两国民众的心理距离?

马场公彦:食物是人类文化的重要核心之一。为保证食物的稳定供应,产业该如何运作?怎样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在那里又诞生了怎样的独特生活文化……日中两国都需要从哲学、思想文化等角度思考这些问题并相互理解,这是极其重要的一点。

通过人类如何开展农业活动这一问题来探讨文化也是非常重要的。同样的风土、气候、产业结构,其塑造的底层文化会有很多相似点。水稻种植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吃什么食物、如何制作食物、使用什么农具、使用怎样的耕作技术等等。中国的华中、华南和云南地区的建筑与日本农家村落的建筑有共通之处,这不仅是形状上的相似,我们还可以从生活方式和文化的角度更深刻地理解它们的相同之处。

这还与艺术有关。稻田是美丽的,当我看到流水经过稻田时,我觉得它很美。当我看到一株金黄的稻子时,会觉得充实。通过这种以水稻种植为基础的景观,人们形成了一种故乡意识,这是日中两国都有的。与农业相关的视觉、听觉等五感所带来的美感和平静是这种意识产生的重要因素。

c567bf4595fc42c2b15c4f40bd4a5409

广西梧州市龙圩区大坡镇河步村,一列动车穿行于金色稻田。何华文 摄

中新社记者:中日稻作文化交流给中日文化交流带来何种启示?

马场公彦:农业技术人员之间可以交流,从事粮食及其他生活文化方面的人文学者之间也可以交流。水稻种植是一种基础文化,日中两国的农业文化有许多相似之处,有很大的交流空间。追溯历史,随着水稻从中国传入,人们也一定随之而来。在大众的认知中,日本接受了很多儒家思想和中国诗歌,但这些是中国北方中原地区的文化。但当你想到日本的水稻种植时,就会发现它与中国长江以南有着密切的联系。长江文明是中国的另一种文化,日本人对以水稻种植为基础的长江文明有一种亲近感和兴趣。因此,除儒家思想、中国文学和其他先进的精神文化之外,日本的生活和文化也植根于长江文明。关于这些问题,以水稻种植为切入点进行研究也是一个不错的方向。

72a8535d176f48c7ac34275e96043a03

村民驾驶插秧机在江苏省泰州市顾高镇塘桥村栽插水稻秧苗。汤德宏 摄

中新社记者:您如何看待北京文化论坛的举行?

马场公彦:过去三年,人们的来往因疫情戛然而止。去年是日中邦交正常化50周年,今年是《日中和平友好条约》签署45周年,但日中关系的前景却不明朗,两国的学术交流也没有恢复到之前的状态。放眼世界,自由贸易体系正在遭受保护主义的冲击,此时此刻,为了人类的和平与可持续发展,知识与文化交流就变得尤为重要,文化论坛、科技交流和媒体合作将非常有意义。在这种情况下,重新探讨中国文化、中华文明和各国文化传统之间的共性就显得非常重要。通过从各个角度重新探讨这一点,可以在承认文化差异性的同时,以共性为支撑创造文化共存共荣的环境,从而促进日中两国的文化交流。(完)

受访者简介:

7d1e05c488d343468b3a30914a50291d

北京外国语大学日籍专家马场公彦。朱晨曦 摄

马场公彦,1958年出生于日本长野县伊那市,岩波书店前总编辑、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系外籍专家。早稻田大学亚洲太平洋研究科学术博士。1989入职岩波书店,先后任《思想》编辑部编辑、《世界》编辑部编辑、学术一般书编辑部主编、编辑局副部长、总编辑。2019年退休后任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系外籍专家。主要研究领域为东亚研究、中日关系研究。著有《围绕<缅甸的竖琴>的战后史》《战后日本人的中国观——从日本战败到中日复交》《现代日本人的中国观》《播种人:平成时代编辑实录》等。

(责任编辑:刘美玉 审核:罗蒙山)

南亚网视舞台音响灯光宣传片

免责声明:本网站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南亚网络电视观点和立场。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网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已获得点赞0
建议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