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博物馆一楼的中央圆厅 武辉摄
南亚网视加德满都10月16日讯 据北京日报报道,先在中央圆厅打卡LED屏构成的视听奇观世界,再沿着环形步道依次参观主题展览,然后去北方最大的IMAX厅看一场热映新片,最后买一根特色文创雪糕尝尝——中国电影博物馆火了。在各大社交平台上,都能看到网友的热情推荐:中央圆厅有多美、电影票多实惠、参观完全免费、遛娃好去处……作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国家级电影专业博物馆,该馆于2007年对外开放,是展示中国电影发展历程、博览电影科技、传播电影文化和进行学术研究交流的光影艺术殿堂。
当下,北京正在积极打造“博物馆之城”,中国电影博物馆立足自身定位与优势,用日益丰富的展陈、丰富多彩的电影放映和各项活动,以及人性化的服务,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好评,也为全国文化中心建设、文化强国建设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中央圆厅:冬奥大屏造幻境
无论是谁,第一次步入中国电影博物馆一楼的中央圆厅,都会用一声情不自禁的“哇”,表达内心的震撼。圆厅正中一块高24米、宽9.5米的立面屏,环绕整个圆厅、贯穿整整五层的侧面屏以及全厅铺设的地面屏,精心设计的动态画面和音乐,构成了一个个流光溢彩、沉浸感极强的光影世界。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以二十四节气为主题的倒计时短片,“黄河之水天上来”的奔腾气象,让人重新回忆起北京冬奥的精彩瞬间;远处群山葱茏,近处水田漠漠,一条长河从田野间蜿蜒而过,船夫撑着桨划过,惊动了河边吃草的老牛;深秋时节,枫树林满目火红,微风吹来,叶子翩翩坠落;经典国产电影《刘三姐》里的“对歌”桥段再现;侧面环形屏上滚动展示国产优秀民族电影海报……目前,中央圆厅这几块大屏已经有多套主题的视觉系统,包括冬奥主题、节气主题、传统节日主题、电影主题等,要欣赏完全部主题,需要十多分钟。
绚丽多姿的视听体验,让中央圆厅成为中国电影博物馆的“门面担当”,也是吸引许多观众来到这里的首要理由。不论何时,这里都是全馆人流量最高的地方,节假和双休日更是人气满满。大家看着变幻的屏幕发出赞叹,举着手机拍照打卡、录视频,与动态画面互动。在小红书、抖音等社交平台,中央圆厅被网友评为北京文化旅游不容错过的体验之一,许多网友分享了他们来此打卡参观的经验。
“北京有很多不同主题的博物馆,但这里是最大的一个了。来之前不知道这儿还有一个这么漂亮的LED屏幕厅,太适合拍照了!这儿简直是个光与影的宝藏!”9月份,观众刘女士带着父母和女儿来到中国电影博物馆,在中央圆厅看得流连忘返。特别是两岁的女儿,一看到屏幕上的图案动起来,就兴奋地追着画面跑。
今年2月,利雅德集团将北京冬奥会期间鸟巢现场所使用的两块LED屏幕作为冬奥会遗产捐赠给中国电影博物馆,用于收藏和展示。其中一块,就是展示“黄河之水天上来”的立面屏,另一块,则是位于圆厅地面的695平方米异形显示屏,再加上博物馆已有的环形屏,正好构成了一个可以营造出足够沉浸效果的空间。
自从冬奥大屏确定要在这里“安家”后,中国电影博物馆就开始研究如何利用好这几块屏幕。“这两块屏之所以捐赠给我们,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中央圆厅的场地足够大,可以容纳下这两块超级大屏,使它们能得到很好的展示。经过反复讨论,我们决定从宣传冬奥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和北京市重点工作三个方面入手。”中国电影博物馆传播部相关负责人说,规划好展示方向后,工作人员一口气确定了包括二十四节气、中国传统节日、特色电影等几大主题,计划以此设计出成套的视觉系统。
“结果我们问了下外面设计公司的报价,实在太贵了!”为了节约成本,传播部的同事们决定自行研发设计。他们从素材网站下载图片,从零开始学习后期视效软件、动画制作软件,熬夜通宵作图。“比如‘七夕’这个主题里的荷花,我们画了十几种形态,都是用画图工具一笔一笔描的;夜晚画面则涉及月亮、银河、鹊桥、牛郎织女相会等动画,非常花时间。”该负责人说,“二十四节气主题,我们从古诗词里汲取灵感。比如‘处暑’这一套,依据白居易的‘离离暑云散,袅袅凉风起’和陆游的‘柴门傍野水,邻叟闲相期’这两句诗,设计出云朵、水田、河流、农夫等元素。侧屏和地屏的内容做整体设计,河水从一段的侧屏流过来,穿过地屏上的一块块农田再流向远方,形成一个完整的视觉系统。”除了画面,传播部的工作人员还根据主题搭配了不同音乐和声效,大大提升了氛围感。
未来,中国电影博物馆还将进一步丰富中央圆厅的视听内容。“先随着时令推出二十四节气主题、春节等节日主题,还可以配合重点活动设计不同的内容,比如科普周时启动探索宇宙奥秘的沉浸式场景等。”该负责人说。
展览陈列:可以触摸的“中国电影史”
近十年优秀国产影片背后的创作故事、主旋律电影的经典场景再现、中国风动画电影的动态海报演示……“奋进新征程 电影新时代——中国电影艺术成就展(2012-2022)”是不少观众来到中国电影博物馆的必看点位,在这里,观众可以了解到党的十八大以来电影事业和产业的发展成就。
该展览聚焦近十年来涌现的电影精品力作,以图像、文字、视频、新媒体等多元展示手法,集中展现新时代电影发展的精彩篇章。展览分为历史上的“引领者”、时代中的“奋斗者”、苍穹下的“追梦人”、动画里的“中国风”、电影事业新成就、疫情下的坚守者六大板块,深刻呈现了新时代电影取得的辉煌成就。
主旋律电影是该展突出的关键词之一。通过《革命者》《1921》《长津湖》《我和我的父辈》等主旋律影片的美术设计、人物形象、经典台词和动态特写,观众可以看到一个个电影场景是如何诞生的。这些展陈呈现了电影创作背后的故事,注重观众体验,以源于电影作品的美术设计,让观众切身体会到电影所表达的意境,时刻沉浸在充满精神感召力和艺术气息的氛围中。展览从电影《守岛人》中汲取灵感,实景搭建了片中的升旗台和小岛环境,使用大屏幕再现小岛上的不同天气,展示电影原型王继才与妻子32年坚守祖国边陲开山岛、坚守奋斗为国奉献的感人事迹,让观众仿佛置身于“守岛人”的世界。
为贴近年轻观众,用“动起来”的方式丰富和创新展陈形式,该展还特别展出了优秀国产动画电影动态海报作品,展现了十年来佳作频出的国产动画电影。观众可以一边戴着耳机听配乐,一边观看《哪吒之魔童降世》《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姜子牙》《大鱼海棠》等动画电影的经典形象与场景。动态海报的艺术特点更加鲜明,更具有表现力,让观众对国产动画电影的发展成就有更多直观感受。
为了展示中国电影技术的发展成就,展览还从专业角度梳理和展现了中国电影诞生以来的电影特效发展简史。电影特效是怎么一回事、后期怎么制作、如何对老电影进行数字修复……观众可深入了解中国电影科技的发展历程。如果看累了,还有令人耳目一新的“光明电影院”场景。复古造型的影院外景可供观众拍照打卡,走进去还能观看近十年优秀国产影片的精选片花。
“奋进新征程 电影新时代”展只是中国电影博物馆新推出的特展之一,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国家级电影专业博物馆,馆内常设展览“百年历程 世纪辉煌”展示了中国电影从1905年以来的百年历程,是我国第一次全景式、立体化、系统性呈现中国电影发展史和电影制作技术的大型综合展览,被誉为一部可以看到、触摸的活的“中国电影史”,一本生动的电影百科全书。
“我们共有20个展厅开设常设展。其中1至10展厅是电影艺术展览厅,以展示中国电影百年历程和电影艺术家的艺术成就为主;11至20展厅为电影技术博览区,以展示电影制作技术和电影知识,揭示电影制作的奥秘为主。”中国电影博物馆展陈部相关负责人介绍,馆内现有藏品4万余件,包括“郑正秋的书房”等国家一级藏品8件。
观众参与性和互动性强,是中国电影博物馆布展的突出特色。馆内有近百个互动项目,为观众提供了丰富的电影文化体验。从体验早期的活动图画装置,到观察一座农家小院场景如何实现入夜、日出、打雷、下雨等变化,再到用各类道具为画面拟音,在剪辑台上把一组视频剪辑成短片……观众可在了解整个电影制作的过程中亲自感受拍电影的乐趣。
影片展映:节假日场场爆满
“听说电影博物馆有特别大的IMAX银幕,就来看了。效果确实特别好!”9月中旬,学生观众小张在几乎满座的IMAX巨幕激光厅里,与300多位观众一起看完了电影《封神第一部》,这是她“三刷”这部国产神话史诗片。除了无与伦比的放映效果,60元的票价也让她觉得特别满意。
除了看展,在中国电影博物馆里看一场电影,也是多数观众来这里的“必选动作”。中国电影博物馆拥有6个电影放映厅,1113个座位,可同时放映数字电影、35毫米电影。其中,IMAX巨幕激光厅配备高19.5米、宽30.2米的激光IMAX银幕,是中国北方最大的银幕,是许多资深影迷在欣赏视效大片时的首选影厅。
“其他商业影院放映的院线同步新片,博物馆也会放映。”中国电影博物馆影院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博物馆工作日一般排片七到八场,为了满足观众需求,双休日、节假日、寒暑假会增加排片,最多时一天要排十五六场。
除了院线电影、主打视听效果的科普影片,中国电影博物馆还将6号厅开辟出来,每天两场,专门举行优秀国产影片的公益放映,并按月举办主题展映活动。因为是免费放映,几乎每天的预约名额都能很快约满。
因为放映效果好、票价实惠,中国电影博物馆IMAX厅每天的上座率都特别高,节假、双休日更是场场爆满,一票难求。根据猫眼专业版数据,9月14日、9月17日单日票房在全国单体影院中位列第一,从该馆有限的影厅数量和相较商业影院而言偏少的排片场次看,这样的成绩实属难得。
服务为民:“未诉先办”想在观众前面
公共服务是博物馆最基础的功能之一,为了以最大诚意满足公众的文化消费需求,中国电影博物馆一直以来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为”的理念,不断提高服务水平。
“大家都听说过接诉即办,我们的传统则是‘未诉先办’——在观众还没提出问题之前,我们就把事情办了。”中国电影博物馆活动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一机制从2020年开始建立,逐步形成了一套成熟的管理办法,通过全馆工作人员日常工作中的细心观察和实践,提前发现服务中的问题并加以解决。“比如2023年暑假我们馆迎来了大客流,中央圆厅因为太受欢迎了,停留的人特别多,尤其是孩子们随着屏幕画面的变化跑步追逐,容易形成拥堵,带来安全风险。我们提前预估到这一情况,做出应对。首先在视觉设计上,减少地屏画面里的动态内容,避免给小孩子带来太多刺激,这也是为了保护他们的安全。第二,制定一套安全保障方案,除了保安以外,各个部室的工作人员在圆厅里设定的点位轮流值班,每小时一换,维持参观秩序。”
如今,许多博物馆和旅游景点已经全面取消了线下购票和预约,但中国电影博物馆的线下预约窗口一直都在。不会用智能手机的老年人或者不方便线上预约的观众,仍可以通过现场登记的方式进馆参观。“有时候,一些临时的散客来了后发现,当天预约名额已经没有了,在安全可控的前提下,我们也会请他们进馆。”该负责人坦言,博物馆公共交通不算便利,观众大老远跑来,周围又没有可替代的场所能去,这时,要把观众的需求放在首位。这也是一座博物馆的人文关怀和人情味所在。
为了满足观众日益高涨的参观需求,2023年暑期,中国电影博物馆采取了延时开放的措施。每周五、六、日延迟至晚上九点半闭馆,延时开放天数达25天。“今年暑期我们共接待观众约32万人次,同比增长两倍,其中青少年群体约为5万人次。单日最高接待人次达到约8000人,创下历史新高。”该负责人说。
中国电影博物馆研究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在电影普及教育方面,他们还制作推出了一些视频和线上观展内容,向观众介绍馆内藏品。“我们正在做一个‘中国电影博物馆馆藏图志’项目,通过对藏品基本信息,所处历史文化语境,价值属性的梳理、研究与阐释,最终形成以藏品阐释为中心的电影知识谱系和具有中国电影博物馆特色的研究成果。目前计划2025年出版,为中国电影诞生120周年献礼。”另外,中国电影博物馆还在今年推出了自己的文创雪糕,形状是电影片场标志性的场记板,这也是“网红”打卡地的“标配”了。
专家观点 :这座“年轻”博物馆正在快速成长
祁庆国 (作者系北京博物馆学会副理事长)
作为一座开放不到30年的“年轻”博物馆,与那些历史悠久的博物馆相比,中国电影博物馆这几年正在以比较快的速度成长,业务队伍建设卓有成效。
为社会服务,是博物馆的首要任务,这几年,电影博物馆的社会影响力逐步提升。首先在电影行业内,该馆得到了从业者的广泛认可。第二,国内的博物馆以历史类和自然科技类的最为发达和成熟,艺术类的博物馆相对数量较少,实力也比较弱,电影博物馆作为这一类别的新成员,在博物馆学理论与实践上都是一个丰富与发展。第三,从社会公众的反响看,自开馆以来,无论是展览、影片放映还是各种服务和社会教育活动,电影博物馆都得到了观众的广泛认可。其实电影博物馆的地理位置比较偏远,交通也并不便利,但这几年观众人数显著上升,暑期还要限流,这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也从侧面说明了电影博物馆的突破。
另外,从学术研究的角度看,电影博物馆从零起步,以藏品研究为核心,构建起学术资源基础。不仅做得很扎实,目前也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全面的学术框架体系,研究也越来越深入。(完)
(责任编辑:刘美玉 审核:罗蒙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