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南亚网视(尼泊尔)
亚洲影响力创新资本创始人:美想对中国“脱钩断链”,百分百不可能
责任编辑:南亚网视 刘美玉
作者:杨沙沙
发布时间:2023-10-21 08:24
3444

57145323b5e396faaf68fc67f89b0cb2u1

刘扬声正在接受采访。 马梦阳 摄

亚洲影响力创新资本创始人、太和智库高级研究员刘扬声最近火了。打开社交媒体,搜“刘扬声”三个字,就会出现很多关于他早些时候接受外媒采访的视频。针对西方主持人咄咄逼人的提问,台湾出生的刘扬声不紧不慢、有理有据地用英语回击,许多网友留言称他“怼得漂亮!”

近日,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宏观形势论坛(2023年秋季)上,《环球时报》记者见到了刘扬声,他用他那标志性的不紧不慢的节奏回答了记者提问。我们的专访从他11岁离开台湾移民到美国读高中开始,中间跨越60多年,回顾了他早年放弃美国绿卡、加入中国国籍,以及在联合国参与经济谈判、见证中国大陆40多年飞速发展的经历。

我为什么放弃美国绿卡

环球时报:上个世纪70年代,您就拿到美国绿卡,后来为什么放弃了?

刘扬声:1961年,也就是我11岁的时候,我从台湾移民去美国读书。后来每年大学假期,我都会去唐人街、中国城做一些义工,当时对当地的一些歧视就深有体会,感觉美国社会根本不像它自己描述得那么好。

1968年,我在美国普林斯顿读大学时,美国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领导的民权运动如火如荼,当时我也是热血青年,毅然参与其中。紧接着1970年的美国反越战运动、保钓运动,我也参加了示威游行,抗议美国行为。看了一些美国不好的东西,这是我决心放弃美国绿卡的原因。

环球时报:后面又有什么契机使得您加入中国籍?

刘扬声:这其中有一个故事。1975年,我从普林斯顿法学院毕业,出来后可以到华尔街去当律师,但我读书期间跟中国驻联合国代表团联系紧密,中国当时刚恢复联合国席位没几年,最缺同声传译。代表团当时就有负责人问我,有没有兴趣去联合国做同声传译。我想,这应该挺有意思,可以借助做翻译的机会,在外交场合看他们谈什么。

要进联合国就要换中国护照,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但我并不是因为工作原因才加入中国国籍,完全是因为对大陆的认同感才去做这个工作。这其实也并不是一个选择,对我来说根本不需要做选择。

环球时报:从20世纪90年代到现在,您所认识的美国人,无论是精英阶层还是普通民众有什么变化?相应的,中国大陆这30年发生了什么变化?

刘扬声:一个很深刻的感受是,美国正在衰落。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制造业非常火,产业工人有比较丰厚的收入。但是过去30年美国的去工业化,导致GDP总数里超过70%是服务业,在这种情况之下,美国大部分的工人收入不增反减,生活每况愈下。另一边,中国发展的速度太快了。30多年前要讲人均GDP,中国跟印度差不多。现在,中国人均GDP是印度的5倍,这是不可思议的事情。

反观这30年,美国的教育我觉得也是每况愈下。我读大学那个时代,医生、律师、会计师这些专业起码能学到一技之长。但后来,美国精英全部去读商学院了,这不是真正地为社会创造价值,只是学会在金融里面耍花招,越来越多的人往那个方向走,就脱离了实际经济,导致美国经济现在处于危险状态。

台积电在美工厂或成为“烂尾工程”

环球时报:美国现在想方设法让制造业回流,拉拢盟友要跟中国“脱钩断链”,美国最终能实现目的吗?

刘扬声:百分之百、完全不可能实现。中国人有一句老话,“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美国社会已经发展到了这个地步,很多老百姓也变得越来越懒散。比方说,台积电要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凤凰城建厂,最后发现,不要说制造芯片的工程师美国本土没有,就连建厂的工程师都要从台湾飞过去。

还有一块是供应链。没有基础设施,就很难做供应链,没有供应链就不可能工业化。美国人已经习惯了在金融里面耍花招,要重新捡起实业,让工人学习新手段、新工艺会很难。

环球时报:在“人大重阳宏观形势论坛(2023年秋季)疤痕效应与中国经济复苏:新挑战与新机遇”研讨会上,您认为台积电到美国设厂“骑虎难下”。为什么这么说?

刘扬声:台积电在美国工厂最后可能会变成一个“烂尾工程”。这里涉及很多问题,一方面,台积电美国工厂的竣工、投产时间一再更改。另一方面,建完厂之后,运营成本会比在台湾要高50%—60%。这其中一个问题是,芯片生产出来都是装在不同的产品里,例如手机、冰箱等,再卖给消费者。市场在哪里?在亚洲,主要在中国,还有东盟一些国家。而台积电等企业在美国建厂,就相当于在美国生产了芯片以后,还要运到亚洲,做成产品再拉回去,这样一来,效率大大降低,成本会更高。如果你可以在亚洲买到这些芯片,还需要到美国买吗?

欧洲对华反补贴,荒唐又荒唐

环球时报:欧盟宣布对中国电动汽车发起反补贴调查,近期欧盟还酝酿对中国其他产品进行反补贴调查。这样的政策最后会伤了谁?

刘扬声:欧盟做法真是荒唐又荒唐。欧洲《芯片法案》9月生效,欧盟将投入430亿欧元资金,补贴欧洲芯片企业。此前,德国政府也宣布了200亿欧元的芯片补贴计划。为什么欧盟自己可以大规模搞补贴,反过来查中国?

欧盟的做法只能是伤了自己的企业和欧洲老百姓,因为他们才是最终为这次反补贴调查买单的人。欧洲汽车企业也许会因为这些反补贴调查,短期内维护一下市场,但从长远来说,企业还是没有竞争力。

环球时报:近期,以沙特为主的中东国家代表团多次赴华考察。您接触中东市场的这些年有什么新发现?

刘扬声:我很早就感觉到整个中东局势会变,而且会变得很快。因为美国开采页岩油并且已经达到了可以自给自足的地步,而中东原来是美国最大的石油供应商。美国从最大的买家一下子变成竞争对手,中东肯定要有所动作。

多年前,沙特阿拉伯的石油和矿产资源大臣艾哈迈德·扎基·亚马尼就说过一句话,“人类石器时代的结束并不是因为石头匮乏,同样,石油时代的结束也将远远早于地球石油资源用尽的那一刻。”这也就不难理解,沙特为什么现在热衷投资,它不能够再靠油和气过活了,它要靠制造业、靠新能源。

环球时报:对于中东资本进入中国,需要提醒中国企业注意什么?

刘扬声:对于中国企业来说,需要弄清楚中东不同国家的诉求。太多中国人以为中东是人少钱多,甚至“人傻钱多”,但实际上中东人不傻、钱挺多。我见过许多中国基金找到中东资本,希望帮助他们投资。但沙特等国资本越来越集中注意力,更多投资帮助国家经济转型的项目,而不是直接将钱交给基金打理,这跟他们过去的做法有很大差别。

我认为,中东资本不会在中国做大规模投资,但会做不少种类的投资,甚至会替代一些欧美资本。他们更多会选择投资战略性行业,比如沙特阿美在辽宁盘锦市设立合资公司,这是沙特油气行业的下游。此外,不同的国家需求不同,也要加以区分。沙特、阿联酋两国都特别关注中国一些新科技领域,尤其是新能源。阿联酋的迪拜对标的是中国香港,更希望扮演“中东香港”的角色,成为地区金融中心或者物流枢纽。卡塔尔更希望成为区域旅游中心。(完)

(责任编辑:刘美玉 审核:罗蒙山)

南亚网视舞台音响灯光宣传片

免责声明:本网站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南亚网络电视观点和立场。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网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已获得点赞(0)
建议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