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满德全景
时代进化到今天,古时诸多的人类生活状态早无具象呈现,人们只有在影视剧或在博物馆中才能获得一些启发。而在伊朗的一个古村,村民一直生活在山体里的洞穴内,传承了几千年都没有改变过,它就是伊朗的世界文化遗产梅满德。
山窝窝里的别样人家
梅满德位于伊朗东南部的克尔曼省,这里是伊朗中部高原的一部分,海拔2000米左右。克尔曼省已经相当接近阿富汗和巴勒斯坦,古老的丝路驿站和城堡分布其中,茫茫戈壁与山峦望不到边际。
前往梅满德的路两侧,同样地广人稀,村落少,绿色更少,偶尔能遇到的开心果林是这里比较大的一个产业。当然,那些五彩颜色的山体下,也蕴藏着不可估量的矿产,梅满德附近的铜厂就是世界上第二大铜业公司。
路的尽头就是梅满德,一处呈U形的山窝窝,两侧的岩体上遍布洞穴,沿平缓的山体坡度,按不同“楼层”错落有致地分布。远远望去,洞穴与风化的岩壁一起更显荒凉,也特别壮观。这种原始的外观保持得很好,至今没有发生大的变化。当地人称这种穴居屋为“kicheh”,有的单独成屋,有的由几个大小不一的相邻洞穴组成,供一家人居住。
有的洞穴屋锁着门,有的早已废弃,也有零星的洞穴门没有上锁,门外的鞋说明里面有人在休息。荒废的洞穴里有些阴暗,顶部更是被烟熏得漆黑一片,那些明显是人凿刻的痕迹也已渐现圆润,足以给人一种时光的沧桑感。
赛义德今年50岁,消瘦的身材和满头的白发让他有些显老。征得赛义德“老人家”的同意后,我进入他的家,他的太太正在地上休息,见我进来便起身打招呼,并从外面拿来一篮无花果。这一带的无花果不大,但甜度很高。
赛义德居住的这处洞穴屋有60多平方米,“天花板”同样漆黑,地上铺着地毯,平时就坐或躺在上面。洞内的生活设施还算齐全,风扇、冰箱、煤气灶都有,电视里正在播放韩国的电视剧。借助翻译软件,我和赛义德聊了起来。
半游牧民族的冬季住所
梅满德的生态环境可以说非常恶劣,干旱贫瘠的戈壁荒漠让这里的夏季异常炎热,冬季又非常寒冷。洞穴屋的居民是伊朗一支从事农牧业的半游牧民族,春夏秋季放牧牛羊,住在较低的平原上,或邻近的村庄、农场,冬天则住进山窝里岩壁上的背风洞穴。
这种半游牧民族的季节性迁移是当地人为了适应居住地的气候而做出的改变。梅满德最早的人类活动史可以追溯到12000多年前,古村周围甚至发现了近1万年前的石画,近6000年前的陶片也佐证了梅满德的古老。
由于缺少文字记载,考古学家不得不借助科学手段,同时参考村落风俗习惯来追溯梅满德的过去。有一种说法相信,洞穴村是由雅利安部落的一个分支在公元前800年至700年建造的。
这一时代这个区域的人信仰琐罗亚斯德教,此教又称为“拜火教”,“火神”密特拉斯的相信者认为太阳充满了神奇的力量,认为南向的山脉是神圣的。现在的梅满德仍有看上去极为简易的琐罗亚斯德教圣火庙。
还有另一种说法,梅满德早期可追溯到公元二三世纪,克尔曼南部的不同部落迁徙时在此停留了下来。在村庄附近发现了萨珊王朝(也称波斯第二帝国,公元224年—651年)时期的150多个盛骨的容器后,考古学者更坚信这种假设。而且时至今日,梅满德当地的语言中仍包含许多来自古萨珊语的词汇。
节假日,洞穴屋一屋难求
赛义德告诉我,现在是秋天,梅满德300多间洞穴屋仅剩下十几家有人居住,哪怕是冬季,村里留下的人家也越来越少。我打开他家的冰箱,里面蛋、奶、蔬菜还算丰富,虽然鸡可以自己饲养,但大部分食材物资仍需要从村外购置,这需要时间。
梅满德距离亚兹德和克尔曼的时间差不多,都得两个多小时,离最近的镇子也要驱车40多分钟。虽然也有便利店,但由于没有多少人家,里面可选择的东西也是极少,况且便利店大多时候是为为数不多的游人服务的。有时赛义德会骑着摩托车出去采购,采购一次就能生活十来天。
在古村的入口,有一家咖啡馆和一家工作室,藏在一众山脚下的土色建筑里,很不起眼。简易的招牌上有英文标识,自然是为游人服务的。路的另一侧有一处极简易的清真寺,也在洞穴内,如果不是有指示牌,没人会识出那是一间清真寺。而浴室、学校、商队驿站等功能性洞穴都沿用了成百上千年。
周末或节日时,梅满德的人气会旺一些,那些供游人过夜的洞穴甚至一“屋”难求,城市里的人对这2000多年的穴居体验充满了猎奇心。进洞需要脱鞋,凸凹不平的地面铺上地毯,有的洞穴配上了床,有的就直接睡在地毯上,这对现在的城里人来说,绝对是一种难得的体验。
或许有一天,梅满德的那些洞穴再无人居住,彻底成为一种博物馆,即使那样,它也会是一个独一无二的宝藏,带领来访的人们穿越数千年的时光。201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此地区以“梅满德文化景观”的名称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完)
(责任编辑:刘美玉 审核:罗蒙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