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世界报》网站刊发题为《让生活感到满足的三个核心因素》的文章,作者是马尔科·劳赫。全文摘编如下:
爱情、朋友、金钱——或者也许是基因?人们一直想知道是什么让自己感到幸福。那么,一个人如何获得幸福,学术界又对此有何见解呢?
要解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需要弄清楚到底什么是幸福。
马格德堡大学的幸福研究员、社会学家扬·德尔海说:“幸福感或满足感反映的是主观感受到的生活质量,也就是人们有多喜欢自己的生活——无论出于何种原因。”关键在于,如何才能提高主观感受到的生活质量呢?
纽伦堡应用技术大学的幸福研究员、经济学家卡尔海因茨·鲁克里格尔列出了一些幸福要素:“良好的社会关系、健康、全身心投入和令人满意的工作、一定程度的个人自由、内在态度和能够满足基本物质需求的收入。”
德尔海则将其归纳为三个核心因素:拥有、爱和存在感。按照这一划分,“拥有”包括对经济需求和消费欲的充分满足;“爱”包括伴侣关系和友谊;“存在感”包括工作和业余时间中有意义的活动。德尔海表示,一般来说,只有一根支柱不足以获得较高的生活满意度。
是什么在影响幸福感
在“金钱能让人快乐吗”这个重要问题上,人们有时会给出相反的答案。学术界给出的答案也是有差别的。诚然,平均而言,收入越高和来自越富裕国家的人幸福感越强。
“然而,从低收入跃升至中等收入时幸福感的提升要大于从中等收入跃升至高收入时的提升——尤其是在富裕社会,”德尔海强调,“因此,收入越高,它(对提升幸福感)的作用就越小。”
鲁克里格尔也证实了这一点:“物质的影响是有限的。当人们有足够的收入来满足基本物质需求时,收入就变得不那么重要了。”随着收入的增加,人们的期望值也在提高,这意味着增加的收入不能再提高生活满意度。
年龄对人们的幸福感有明显影响,这一点是可以证明的。德尔海解释说:“最幸福的是年轻人,然后幸福感会有所下降,满足感的低谷通常出现在45岁至50岁。”这是因为,这个年龄的人经济压力最大,责任也最重,再加上梦想破灭。“在那之后,幸福感会重新提高。”
原则上说,年轻人和老年人会更快乐。此外,有伴侣的人一般会更幸福,行善和坚持自己理想的人也更幸福。
命运的打击可能会导致重大的人生危机。不过,根据特里尔大学幸福研究员米夏埃拉·布罗姆-巴德里的研究,不幸发生后,在经历一个或长或短的阶段后,人们不仅会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等负面后果,还会经历她所说的“创伤后成长”。大约60%的人会出现这种积极的“成长”。
从长远看,许多人走出危机后会变得更坚强。同时担任德国积极心理学研究协会主席的布罗姆-巴德里说,涉及癌症患者以及火灾、沉船或暴力活动受害者的多项研究证明,“除了沉重的情绪之外,痛苦过后也能产生强化的积极情绪”。
做好情绪管理很重要
幸福研究专家鲁克里格尔认为,除了这些外部生活环境外,我们的行为和遗传倾向也同样重要,甚至更重要。虽然一个人无法改变自己的遗传倾向,但可以掌控自己的行为。
“享受通往有价值目标的过程可以使我们获得持久的幸福感。因此,关键是要用心管理自己的情绪平衡——关键词是情绪管理,”鲁克里格尔说,“因此,我们应该仔细思考自己到底需要多少收入,才能不把过多的时间花在如何赚钱上,而忽略了其他幸福因素。”
根据神经生物学研究,人们对消极事件和情绪的感知比对积极事件和情绪的感知更强烈。鲁克里格尔表示,强化自己的积极情绪是值得的。例如,偶尔写一篇感恩日记,回忆一天中让自己心存感激的事情。
他说:“这并不是要压抑消极情绪或强迫自己始终保持积极心态,而是要意识到身边存在的积极事物。”然而,如果消极情绪经常出现,人们应该问问自己为什么会这样,并通过改变自己的决定和行为予以应对,例如寻找一份新工作。
人们也可以通过自己的行为来增强幸福感,比如积极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交环境,避免孤独,或者做一些志愿工作。鲁克里格尔表示:“人们喜欢做一些对自己而言有意义的事情。志愿服务就有这样的功用。”特别是到了老年,许多人不再从事有意义的工作,而且空闲时间变多,志愿服务可能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志愿工作还能提供社会互动和支持。
此外,不仅是个人,整个社会和政界都能对国民的幸福感产生影响。鲁克里格尔希望学校开设有关这一话题的课程,“因为这会让孩子们尽早了解对幸福生活至关重要的因素”,这不仅会让他们更快乐,还能提高预期寿命,因为幸福有益健康。(完)
(责任编辑:刘美玉 审核:罗蒙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