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南亚网视(尼泊尔)
AI“复活”逝者引热议 数字生命需理性看待
责任编辑:南亚网视 刘美玉
发布时间:2024-03-25 09:04

20240131-c7fffbf368f7ab31_760x5000

南亚网视加德满都3月25日讯 据中新网报道 (记者 马帅莎)电影《流浪地球2》中,刘德华饰演的科学家图恒宇尝试用人工智能(AI)技术“复活”已逝女儿的情节,如今照进现实。

近日,有网络博主使用AI技术“复活”多位逝世艺人的做法,引发争议。有艺人家属出面谴责抵制,也有不少网友质疑,这种行为不仅是借温情名义消费已故艺人赚取流量,更是对逝者家属的二次伤害。

当前,用AI“复活”逝者已发展成一门“生意”,服务价格从百元至万元人民币不等,顾客提供逝者的图片、声音资料,商家就可以制作出逼真度、互动程度不同的数字形象,让其“开口”说话。逝世艺人的AI影像则成为一些商家吸引眼球的工具。

对此,有法律界人士指出,逝者的人格权益仍然受到法律保护。若无逝者生前授权,也无逝者家属同意,擅自使用AI技术“复活”逝者,服务提供者可能会侵害逝者权益,冲击亲属对逝者的记忆与情感,存在需承担民事责任的风险,情节严重的,还有构成刑事犯罪的风险。

有观点认为,在此过程中,AI其实只是工具,其作用好坏取决于技术使用者,人们应做的是善用AI技术的力量,让技术应用在更完备的监管和规范中发展,既保证技术创新,也保障人类的价值和尊严。对于亲属自己要求使用AI技术“复活”逝者的情况,人们也普遍关心相关数据如何保护和使用的问题。

谈及如何让监管走到前面,中国政法大学数据法治研究院教授张凌寒认为,比较稳妥可行的方法是始终划定技术发展的红线和底线,始终要求技术发展不能突破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利益和公民个人权益保护的底线。

与一些商家借已故艺人博流量形成对比的是,也有人用AI技术“重现”亲人,以慰思念之情。音乐人包小柏用AI技术,构建已故女儿的数字生命,和“她”聊天,关心“她”的日常生活,虽然知道“她”是机器人,却仍心满意足。

对于这些失去挚爱亲人的家庭,尤其是对于年迈的长辈来说,AI“复活”技术被赋予了人文关怀的温度和情感力量,能给予人们精神支持和心灵慰藉。然而,当人们为数字生命的善用点赞时,也有人担忧,AI“复活”技术可能成为逃避现实的方式,让人们难以接受亲人的真正离去,延续甚至加剧悲伤的情感。

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成素梅指出,这种技术可能改变人们对死亡的接受度和悼念方式。它在某种程度上模糊了生与死的界限,让人们不得不重新思考什么是记忆,什么是真正的告别。而人的生活方式不能脱离现实生活,脱实向虚,会让人越来越虚幻。

OpenAI前全球商业化负责人扎克·卡斯(Zack Kass)则表示,如果能与逝者“对话”,短时间内也许能安抚内心,但这并不是人类想生活的世界。人类与机器之间要有清晰的分界线,他最担心的就是人在社群中用机器代替了自己。

随着AI技术给人们带来越来越多颠覆性的生活期待,对AI技术应用加强规范与监管已成业内共识,而如何让数字生命等AI技术应用更具技术温度与伦理边界,留给人们更多思考空间。(完)

(责任编辑:刘美玉 审核:罗蒙山)

南亚网视舞台音响灯光宣传片

免责声明:本网站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南亚网络电视观点和立场。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网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已获得点赞0
建议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