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南亚网视(尼泊尔)
尼泊尔电影突围:电影节点亮希望,数字时代下的破局之路
责任编辑:南亚网视
发布时间:2025-03-26 19:11
1431

Untitled-1

南亚网视加德满都3月26日讯 据崛起尼泊尔报道,尼泊尔电影产业面临的最大挑战是获得吸引观众的放映档期,资深电影制作人、剪辑师及行业领袖拉克夏·辛格·拉娜表示。作为尼泊尔首位女性电影剪辑师,她进一步指出,与宝莱坞竞争是另一大障碍。然而,她也看到了积极的发展:普尔纳·巴哈杜尔的萨朗吉琴(Purna Bahadurko Sarangi)的成功——该片在尼泊尔超越宝莱坞大片《雄狮》(Singham),上映三周内从七个国际市场斩获超 173 万美元票房,成为尼泊尔国际票房最高的电影。她认为,这证明了行业的潜力,通过电影发行时机和分销的战略合作,这一潜力有望充分释放。

电影节突破

在此背景下,尼泊尔国际电影节(NIFF)成功举办了第八届活动。2025年3月20日至24日,NIFF 展映了来自 40个 国家的 87 部电影和纪录片。

NIFF 创始人兼主席 KP·帕塔克表示:“从600多部全球投稿中筛选作品是一项艰巨任务。”他认为,电影反映了社会、文化、传统及人类文明的演变。数字革命使电影制作更普及,让更多非传统业内人士能够创作短片。抖音、Facebook Reels、YouTube 和 Instagram 等平台提供了几十年前不存在的娱乐选择。

数字平台的冲击

对很多尼泊尔人来说,去电影院曾是假期才有的奢侈。如今,偏远地区也能通过电视、移动设备和数字平台观影。但这种转变也让尼泊尔电影难以吸引观众。除 NIFF 外,尼泊尔还举办多个电影节,如“南亚电影展”和“加德满都国际山地电影节”,各自聚焦不同受众与主题。

在“南亚电影展”和 NIFF 上均展映的纪录片《德维》(Devi)斩获两项大奖。该片记录了毛派领导人、前议员德维·卡德卡的真实经历——她在尼泊尔内战期间多次遭强奸,并致力于为自己和其他在冲突中遭受性暴力的女性争取正义。这部纪录片凸显了她坚韧不拔的精神。

电影节的力量

电影节在揭露隐藏真相、倡导正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像《德维》这样的获奖纪录片成为影响政策制定者和公众的强大工具。令人鼓舞的是,该片不仅吸引了尼泊尔观众,也在全球引发关注,助力像德维一样的女性发声,并推动终止战争与和平时期性暴力的行动。

在2025年3月24日闭幕的第八届 NIFF上,《德维》(导演苏比娜·雷斯塔)荣获最佳纪录片奖。明巴哈杜尔·巴姆执导的《香巴拉》(Shambala)则摘得“佛陀奖最佳叙事长片”——这是 NIFF 八年来首次有尼泊尔电影获此殊荣。评委会主席露维塔·杜塔博士和迪彭德拉·高瞻领衔的评审团也为其他类别颁发了奖项。杜塔在主旨演讲中赞扬 NIFF 吸引了顶尖电影人,但也指出尼泊尔政府相较印度等国缺乏支持,呼吁加强政企合作以确保电影节延续。

回归与挑战

全球知名的尼泊尔导演迪彭德拉·高瞻在海外工作多年后回国,近期推出商业片《凯蒂·哈拉耶科·苏查纳》(Keti Harayeko Suchana),却面临发行与观众触达的巨大挑战。“在电影行业深耕数十年后,我在尼泊尔感觉自己像个‘新人’,仍在寻找市场定位。”这位自1986年起活跃于影坛、作品横跨南亚、东南亚和非洲的导演坦言。他的回归象征着尼泊尔电影产业扩展与进化的潜力。

像高瞻和雷斯塔这样的电影人并非孤例——尼泊尔正涌现出一批才华横溢的导演和演员,制作世界级影视作品。例如,安贾莉·巴伊里凭借《普贾尔·萨基》(Pujar Sarki)中的表演斩获最佳女主角,RK·梅塔(RK Mehta)则以《爬行乌鸦——安卡》(Crawling Crows - Ankha)中的角色赢得最佳男主角。尼泊尔的戏剧文化也在复兴,年轻导演和演员不断带来精彩演出。

艰巨任务

然而,在尼泊尔制作和发行电影仍是艰巨任务。宝莱坞的市场主导地位、语言障碍以及尼泊尔多元文化与多语言环境既带来机遇,也构成挑战。此外,行业内部的竞争使新锐独立电影人难以获得放映机会,传统院线所有者和导演集团常掌控行业资源,挤压无背景者的生存空间。

尽管困难重重,电影节仍是推广尼泊尔电影、吸引国际影人、促进艺术对话的重要平台。NIFF 等活动提供了宝贵的交流机会,并深入探讨电影制作过程。分析《普尔纳·巴哈杜尔的萨朗吉琴》成功的原因(该片于2024年11月8日在尼泊尔本土上映)已刻不容缓,以期帮助更多尼泊尔电影复制其票房号召力与艺术成就。(完)

南亚网视2月15日向全球直播:第二届中尼友谊足球赛

免责声明:本网站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南亚网络电视观点和立场。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网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已获得点赞(1)
建议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