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亚网视加德满都4月16日讯 据加德满都邮报报道,尼泊尔向印度出口的精炼大豆油大幅增加,引发印度石油生产商的担忧,他们声称该贸易违反了南亚自由贸易区(SAFTA)规则。
尼泊尔海关数据显示,截至3月中旬的本财年前8个月,尼泊尔对印度的精炼大豆油出口量与上一财年同期相比激增60多倍。
在此期间,尼泊尔出口了228,548吨精炼大豆油,价值479.4亿卢比。相比之下,去年同期出口量仅为3,691吨,价值7.5414亿卢比。
与此同时,尼泊尔在八个月内进口了341,975吨毛豆油,价值513.5亿卢比。该国主要的原油进口来源国包括阿根廷、巴西和泰国,其次是贝宁、中国、伊拉克、巴拉圭、多哥和乌克兰。
印度生产商认为这种贸易严重影响了他们的行业,并多次向政府请愿,要求采取监管措施。
近日,代表印度食用油和油籽行业的领导机构印度植物油生产者协会(IVPA)敦促印度政府更改尼泊尔进口食用油的指定入境口岸。
在致印度农业和农民福利部部长希夫拉杰·辛格·乔汉的一封信中,印度维沙卡帕特南协会主席苏达卡尔·德赛建议将港口从哈尔迪亚港迁至维沙卡帕特南港或其他替代港口。该协会声称,这将有助于缓解哈尔迪亚港的拥堵,并提高国内和尼泊尔境内货物的供应链效率。
印度植物油协会(IVPA)对来自南非自由贸易区成员国(尤其是尼泊尔)植物油进口量的不断增长表示担忧。他们声称,这一趋势损害了国内炼油厂的利益,打击了当地油籽种植户的积极性,并导致印度政府收入大幅损失。
据该行业机构称,在印度决定提高进口关税之后,2024 年进口的大部分货物是在 10 月至 12 月期间抵达的,此举可能引发了经由尼泊尔的第三国运输。
2023年9月,印度将原油和精炼食用油的基本进口税提高了20%,以支持油籽价格下跌的当地农民。自此之后,尼泊尔的大豆油出口量激增。
尽管尼泊尔大豆产量很少,但本财年上半年其对印度的大豆油出口增长了45倍。
德赛还在信中建议对精炼油征收 10% 至 15% 的农业基础设施和发展附加税 (AIDC)。
食用原油AIDC税率为5%,精炼油AIDC税率为0%。德赛认为,拟议的上调将有助于控制过度进口,并提升印度炼油企业的竞争力。
德赛建议实施配额制度来进一步规范贸易,类似于之前对尼泊尔进口植物油所采取的配额制度。
这种制度可能会限制享受免税准入的成品油数量。他还提议,所有免税食用油进口都应通过印度国家农业合作营销联合会等政府下属合作社进行。
这将有助于调节供应、稳定价格并确保利润留在国内市场。
在另一份报告中,印度溶剂提取协会(SEA)表示希望海关部门最近的通知将有助于减少来自尼泊尔和其他南盟国家的食用油的流入。
该通知于3月18日发布,要求出口商和进口商对享受优惠关税进口的商品提供“原产地证明”,而不仅仅是“原产地证书”。
东南亚协会主席桑吉夫·阿斯塔纳 (Sanjeev Asthana) 在媒体报道中表示,来自尼泊尔的精炼大豆油和棕榈油持续涌入,违反了原产地规则,继续损害印度的炼油行业和油籽农民。
他强调,这种不受约束的贸易正在给政府收入造成重大损失。据印度能源协会称,尼泊尔免税进口食用油的影响最初仅限于印度北部和东部地区,如今正蔓延至印度南部和中部地区。
根据南亚自由贸易协定和《印度-尼泊尔贸易协定》,尼泊尔对印度的出口享受零关税。相比之下,南亚以外的国家向印度出口大豆油则需缴纳45%的关税。这造成了巨大的价格差异,促使贸易商改道尼泊尔,以利用免税政策。
印度植物油协会警告称,最初少量的食用油进口如今已成洪流,危及印度植物油精炼行业的生存。该协会表示,这种贸易扭曲了当地市场,并破坏了征收高额进口关税的初衷。
据东南亚协会称,他们已强烈呼吁印度总理及其他重要官员规范从尼泊尔及其他南盟国家进口食用油。据报道,印度商务部已积极回应,并承诺采取适当措施。
尼泊尔贸易专家还表示,这种贸易形式无助于促进制造业投资,也无助于为尼泊尔政府带来可观的收入。
贸易专家拉比·尚卡尔·塞恩朱(Rabi Shankar Sainju)最近接受《华盛顿邮报》采访时表示,尼泊尔出口大豆油的附加值通常低于15%。他解释说,贸易商通常将加工好的大豆油装入散装容器进口,然后重新包装成小包装,再出口到印度。
这一过程通常会绕过当地劳动力,并且不符合尼泊尔的出口规定,该规定要求对印度的出口至少增加 30% 的附加值。(完)